很少在媒體前露面的成都地奧集團董事長李伯剛10月16日應邀參加了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新聞發布會。他說,成都地奧集團目前也處于第三次創業階段,“成都高新區啟動‘三次創業’,對我們企業是一次很大的鼓舞。”
在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后,成都高新區變身為產業聚集的新興之地,在全國高新區中位居前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世情、國情以及地區經濟社會形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成都高新區又開啟了“三次創業”,通過創新驅動,力爭實現“聚變”。
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表示:“成都高新區將通過實施以創新為主線的‘三次創業’,積極轉方式、調結構,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促進經濟社會提質升位、轉型升級,力爭用八到十年的時間,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時勢之變
成都地奧集團與成都高新區相伴而生。1988年,李伯剛借款50萬元用自己負責研究的“地奧心血康”科研成果創辦了地奧集團,而不久,成都高新區也正式成立。
如今,地奧集團從一個7人團隊,發展到今天擁有20多家下屬企業和控股企業,已經成為集天然藥物、合成藥物、基因工程藥物、藥物制劑研制為一體的大型骨干制藥企業,年產值20多億元。旗下地奧心血康膠囊是我國首個獲準歐盟注冊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性藥品。
不過,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成都地奧集團所面臨的形勢已經與當年有了深刻變化,李伯剛說:“行業發生很大變化,內部也發生很大變化,我們也像高新區一樣提出第三次創業,重新梳理自己的資源和計劃。”
地奧集團的發展正是成都高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成都高新區在“一次創業”的十年間,主要以聚集產業要素為中心,搭建了支持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創新平臺;“二次創業”的十年間,抓住全球產業轉移機遇,通過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方式,打造了以電子信息為代表的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區域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躍上新的臺階。
2012年,成都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230億元,成為四川省首個2000億元工業園區;完成產業增加值878.9億元,增長2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0.2億元,增長32.1%;外貿出口174.4億美元,增長50.28%;到位外資16.15億美元,增長34.8%。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60億美元,增長41.1%,居全國綜合保稅區第三位、中西部第一位。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參與度不斷加深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經濟格局調整變化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動蕩調整,發達國家紛紛提出以振興制造業和發展新興產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全球經濟分工重新定位,市場關系重新調整,經濟發展模式發生變化。一部分跨國公司的制造企業向發達國家本土回流,另一部分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包括成都高新區在內的我國外向型經濟依賴程度較高的地區受到影響,在推進開放合作、引進高端產業項目投資以及對外貿易等方面都面臨諸多新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在一些關鍵核心科技領域已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突破口集中體現在基本科學問題、能源和資源、信息網絡、先進材料與制造、農業、人口健康等領域。
“面對當前形勢,是守成還是創業?守成和創業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高新區本身就是創新和創業的代名詞,丟了它就丟了靈魂。”湯繼強表示,雖然高新區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但干部的態度和機制的運行都出現了疲軟,產業發展的水平和規模與國際接軌程度以及創新的能力,需要重新思考,必須要用創業、創新態度來應對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