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微信平臺假貨泛濫 朋友圈現“人情陷阱”

微信平臺假貨泛濫 朋友圈現“人情陷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6 12:51  瀏覽次數:108
  本小二在這里恭候你很久啦!”只要關注了一家購物網站在微信上的公共賬號,用戶就會收到這樣的問候短信。打開自己的“朋友圈”,“主營世界各大奢侈品及高仿品”、“代購普拉達僅需560元”……各種“高端洋氣”的廣告也在不斷“刷屏”。
 


繼電子郵件、BBS、微博之后,微信平臺逐漸成為中國網絡賣家管理客戶關系、與客戶溝通交流、市場分析、產品推介甚至直接促成下單購買的平臺之一,不少個人也開始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在“朋友圈”中做起了各種商品的代理商。
  微信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2.7億,公眾賬號在15個月內增長到200多萬個,并每天保持8000個的增長和過億次的信息交互。而這些公眾號中以營銷為目的的公共平臺,已經逐漸搭建起了一個“微信賣場”。
  賣場中活躍的公共賬號還同時結合了微博、論壇等來進行網間聯動,借此宣傳產品和推廣。而個人賬號更多地是打“人情牌”,利用朋友之間的天然信任關系為自己打開銷路。
  “微信是基于熟人圈子的通訊工具,用戶有一種天然的信任關系,這樣的平臺銷售轉化率必然會更高。”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
  然而,在這個幾乎“零門檻”的“社交商圈”中,售賣假冒品牌商品的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相較于一般的網上購物,“社交商圈”在“朋友”這兩個字的映襯下更容易讓人放松警惕。即使買到假貨、次品,然而卻往往礙于朋友面子,只能自吞苦水,陷入維權困境。
  記者了解到,在微信中建立一個公眾平臺僅需要9個步驟,不用花一分錢,比在其他電商網站建立一個店鋪要來得省錢省事。由于公眾號每日發送數量有限,這些公眾號就雇傭代理商,通過他們的朋友圈和人脈關系私下進行宣傳。
  一名微信名為“喵喵123”的“高仿貨”代理商表示,她所做的工作就是把產品放到空間相冊里面進行銷售,其標價可由代理商制定。客人購買產品以后,代理商按照成本價匯款給公司,向公司提供客人信息,公司就可以代為發貨。代理商只需要動動手指,每天發發朋友圈,與客戶聊聊天,基本是零風險、零庫存、零投入。
  與明碼標“假”的仿貨相比,代購產品的真假更是難辨。一般人們通過海外代購的小票、其他用戶的評價,以及自己的親身試買來確定代購產品的真實性。而公共平臺里不乏自稱身處國外有時差、職業是空乘、家人在國外等的微友,從而證明自己可以拿到貨。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珺認為,代購一旦滲入個人層面,憑著對“朋友”的信任,上當受騙的人就更多了。
  對于朋友圈逐漸變成“社交商圈”,不少微友不勝其煩。而且賣假貨、做代購的是自己圈子里的朋友,在大大影響了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影響了朋友之間的情誼,不少微友表示,自己受不了廣告轟炸,只好把朋友“拉黑”。
  騰訊公司在微信的服務協議中已明確指出,個人賬號不得“發送、傳送、傳播騷擾、廣告信息及垃圾信息”。而公眾號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騷擾、垃圾廣告或信息”。騰訊客服也表示,目前微信主要采取機器過濾、內置安全機制和用戶舉報等相結合的方式來保障信息的合法性,根據不同情況給予用戶相應的安全提醒。
  王珺說,在技術層面上,社交平臺對假貨、過度營銷的監管是有很大難度的,現在主要依賴群眾舉報,對其進行封號。“最重要的還是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網絡市場的監管和打擊力度,這才是根治之道。”王珺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