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取得顯著進展。2012年,城鎮人口達到7.1億,城鎮化率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會議要求,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確定城鎮化目標必須實事求是、切實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層層加碼、級級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長。推進城鎮化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方向要明,步子要穩,措施要實。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孫雪梅綜合新華社
會議特點
1 首對管理干部提出要求
只有具體科學管理知識,才能保證政策執行中不走偏。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稱,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關鍵在于執行干部,干部需要有專業精神,要懂規劃、生態,要學會“留白”。新型城鎮化理念要改變,要從愛面子轉變成重里子,對存在爭議的地方要學會“留白”。
2 從注重硬件到軟硬結合
易鵬表示,可持續發展的資金要求市權和財權要平衡,如果要把地方政府支出降低,那就以常住人口作為參考指標。新型城鎮化要講究以人為本,有序推進市民化作為主旨,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在城市落戶的常住人口優先。要從以前只注重硬件設施改變為軟硬結合,軟就是公平。
3 新城鎮化破解“霧霾中國”
會議內容特別突出城鎮化要對生態和城市風貌的保護。易鵬稱,新型城鎮化或能破解霧霾中國。第一,新型城鎮化明確要建設生態中國;第二,以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人口的集中居住能降低能源消耗;第三,未來主要的以服務業作為產業支撐;第四,要和信息化結合;第五,要建立混合社區。
4 避免城鎮化中的區域差異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從住建部城鎮化發展情況調研軌跡可以看出,視角分布于東中西部,主要是為了了解區域差異。經濟學者馬光遠稱,降低區域差異的一個辦法正是建立城市群。應圍繞大城市中心城市打造城市群,使得這些城市群可以容納65%以上的人口,70%的GDP規模。
四問城鎮化
1 中國為何要最近城鎮化建設?
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城鎮化目標正確、方向對頭,走出一條新路,將有利于釋放內需巨大潛力。
2 推進城鎮化指導原則是什么?
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推進城鎮化必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遵循規律,因勢利導,使城鎮化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
3 城鎮化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度重視生態安全,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比重,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增強抵御和減緩自然災害能力。
4 中國城鎮化道路應該怎么走?
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
本版采寫京華時報記者孫雪梅綜合新華社
會議特點
1 首對管理干部提出要求
只有具體科學管理知識,才能保證政策執行中不走偏。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稱,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關鍵在于執行干部,干部需要有專業精神,要懂規劃、生態,要學會“留白”。新型城鎮化理念要改變,要從愛面子轉變成重里子,對存在爭議的地方要學會“留白”。
2 從注重硬件到軟硬結合
易鵬表示,可持續發展的資金要求市權和財權要平衡,如果要把地方政府支出降低,那就以常住人口作為參考指標。新型城鎮化要講究以人為本,有序推進市民化作為主旨,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在城市落戶的常住人口優先。要從以前只注重硬件設施改變為軟硬結合,軟就是公平。
3 新城鎮化破解“霧霾中國”
會議內容特別突出城鎮化要對生態和城市風貌的保護。易鵬稱,新型城鎮化或能破解霧霾中國。第一,新型城鎮化明確要建設生態中國;第二,以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人口的集中居住能降低能源消耗;第三,未來主要的以服務業作為產業支撐;第四,要和信息化結合;第五,要建立混合社區。
4 避免城鎮化中的區域差異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從住建部城鎮化發展情況調研軌跡可以看出,視角分布于東中西部,主要是為了了解區域差異。經濟學者馬光遠稱,降低區域差異的一個辦法正是建立城市群。應圍繞大城市中心城市打造城市群,使得這些城市群可以容納65%以上的人口,70%的GDP規模。
四問城鎮化
1 中國為何要最近城鎮化建設?
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城鎮化目標正確、方向對頭,走出一條新路,將有利于釋放內需巨大潛力。
2 推進城鎮化指導原則是什么?
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推進城鎮化必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遵循規律,因勢利導,使城鎮化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
3 城鎮化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度重視生態安全,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比重,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增強抵御和減緩自然災害能力。
4 中國城鎮化道路應該怎么走?
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