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改革整體設計、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加快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推進監管轉型等事關市場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有望平穩有序推進。
資本市場改革正在進行中。時至2013年年終,在短短幾周內關乎市場前景的數項措施密集出臺,新股發行、新三板擴容等重磅政策落地將為2014年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這些政策只是資本市場改革全局的一部分。證監會主席肖鋼日前表示:“2014年是改革年,要在推進改革創新上取得實質成效。”可以預見,在市場期待已久的多項政策落地后,下一步,資本市場改革整體設計、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加快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推進監管轉型等事關市場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有望平穩有序推進。
展望2014年,多維度立體改革將有序展開,改革帶來的陣痛與改革紅利交織,市場發展將進入新階段。
新股發行改革:擴容壓力與市場化選擇
明年市場化改革有望大步推進。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落實和注冊制改革的推進。2014年,一個全新的一級市場可以期待。
新股發行明年1月有望重啟,在新的制度安排下監管部門將把更多選擇權還給市場,市場將迎來新的游戲規則。
監管部門如何在自己圈定的三個月時間內完成審核?如何加強對中介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這些進展受到市場人士高度關注,正是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新股發行將進入新階段。
按證監會此前發布的數據,明年1月間,將有50家公司完成IPO相關程序并陸續上市。多家投行消息人士透露,在這50家公司中,多數公司將選擇沖刺首批上市名單,最早計劃在明年1月上市,這意味著擴容壓力在那時集中體現。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近期發布的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內地重啟IPO,2014年大中華區IPO活動將有望大幅上升。報告預測第一批發行的50家公司擬籌資額約為440億元。其中,有兩個大型IPO即陜西煤業和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這兩家公司籌資金額約為272億元,占這50家公司籌資總金額的62%。
有券商人士表示,明年1月獲發行批文不意味著當月就能上市。由于春節前特殊的時間窗口和流動性問題,不少公司可能會選擇在明年市場資金更充裕的其他月份上市。除上述50家公司外,尚有700余家公司正在排隊。證監會計劃在一年內完成相關審核。這意味著,數百家公司有可能在明年上市。
這給市場帶來擴容壓力的同時,擬上市公司也面臨發行壓力。大批量公司在短時間內獲批文之時,必將延后發行窗口以尋找更好時機,從而實現監管部門期望的市場自主選擇。市場化將在潛移默化中實現。
目前,證監會正醞釀對創業板市場進行整體改革,將適當放寬財務準入指標,合理設計并盡快推出再融資制度,完善創業板并購重組制度。這意味著,更多企業將符合創業板上市標準。
新三板擴圍大局已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負責人日前表示,儲備企業已基本覆蓋全國。2013年底前面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起,新三板將全面覆蓋全國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大批量企業有望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融資。
改革進行時:“三化”任重道遠
在市場化改革快速推進的同時,資本市場更多的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這將為市場帶來巨大變化。
除新股發行外,涉及并購重組等多項改革措施值得市場期待。證監會在醞釀進一步簡政放權,對現有的66項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梳理,就3年內進一步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形成計劃。市場人士期待,在2014年將看到監管部門更多放權的舉措。
法治化建設更是任重道遠。證券法修改已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一類,2014年將是修改完善的核心時間窗口。期貨法立法工作正在推進之中。《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已進入相關立法計劃中,正在研究推出。
國際化方面,則需研究如何加快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外資參股機構、吸引更多QFII資金,資本市場要在開放中走向成熟。
肖鋼此前表示:“加強證監會自身的改革和自身的建設。”將“主營業務”轉向監管執法,要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繼續厘清會內部門、派出機構、自律組織、會管單位之間的關系,按照職能轉變的總體要求,總結實踐經驗,逐步建立起集中統一、優勢互補、功能配套、信息共享、協同有效的監管體系。
最頂端的主板上市公司正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信息披露和稽查壓力,為未來真正實現注冊制改革奠定基礎。在這樣的架構下,一個全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正在以更快速度形成。
眾多制度改革的推進實施疊加,這些改革紅利將在2014年持續釋放,給市場帶來正能量。
投資者保護:將成改革重頭戲
在IPO開閘吸引活水,多項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推進的同時,投資者獲得更多的投資機遇,卻也面臨著一定的市場風險。加強稽查執法、推進投資者保護將成為改革的重頭戲。
稽查方面制度建設已逐步成型。證監會8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下一步要把證監會的主營業務轉移到加強稽查執法工作上來。在2013年,從萬福生科案、光大證券事件等已讓市場看到監管者嚴格執法決心。2014年,對資本市場從嚴執法趨勢必將延續。
針對投資者保護的頂層設計值得關注。肖鋼曾表示,現行制度針對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專門安排不足。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中更多偏重于融資,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重視不夠,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少,形成了融資者強、投資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小投資者保護制度規范原則籠統,可操作性缺乏,權利行使存在很多障礙,甚至形同虛設。部分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公司重大決策中,不尊重中小投資者意見,不重視他們的利益和合理訴求。
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已醞釀全面構筑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制度體系,出臺措施保障中小投資者知情權、健全上市公司股東投票和表決機制、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完善中小投資者賠償制度。這一前所未有的專門針對投資者保護的制度今年底明年初有望落地。投資者保護將逐步走向有法可依、有規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