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錢荒”再襲? 銀行間資金利率大漲

“錢荒”再襲? 銀行間資金利率大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20 13:45  瀏覽次數:47
  隨著資金面緊張情勢不斷加劇,大型商業銀行都加入到資金拆借隊伍,場內供給嚴重不足,大額支付系統已連續3日延遲閉市。
  央行昨日表示,近期已根據市場流動性狀況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向市場適度注入流動性。
  此前,由于央行逆回購預期意外落空,銀行間及交易所資金利率繼續飆升。截至昨日17:00,銀行間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達到8.4218%,盤中利率最高達到8.8%,再創6月份“錢荒”以來新高。
  回購利率齊漲市場延市
  截至昨日收市,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平均加權利率大漲318個基點,至4.6133%;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漲40個基點,達到7.0582%;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大漲90個基點,達到8.4218%,盤中利率最高達到8.8%,再創今年6月份“錢荒”以來新高。
  SHIBOR方面,已連續3日全線高漲。昨日隔夜利率上漲25.8個基點,至3.846%;7天期利率上漲57個基點,至6.472%;14天期利率上漲113.9個基點,至6.218%;1月期利率上漲33.62個基點,突破7%高點,達7.1012%。其他中長期利率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
  “這幾天資金利率一路在漲,各銀行機構都在忙著借錢。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破8,也刷新了6月‘錢荒’以來的新高。相對而言,早上隔夜品種表現還算比較平穩,因為有銀行在維穩。”中銀國際交易員昨日告訴商報記者。不過截至收市,隔夜品種一下子大漲318個基點,可見各家銀行在交易系統關閉之前,都在心急火燎忙著“借錢”。
  而正如6月“錢荒”一樣,市場上又開始彌漫各種傳聞。有消息稱銀行間市場延遲收市,商報記者遂向交易員求證并得到證實。“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系統的確延遲半小時至17?00收市。”交易員告訴記者。這也是今年中國銀行間市場第二次出現延時交易情況,上次為5月20日。
  業內人士亦透露,隨著資金面緊張情勢不斷加劇,大型商業銀行都加入到資金拆借隊伍,場內供給嚴重不足,大額支付系統已連續3日延遲閉市,周三同業拆借前臺系統亦首次加入到延遲關閉的行列。
  央行宣布已啟動SLO操作
  這廂消息稱銀行間市場延遲收市,那邊又有傳言說央行已啟動SLO操作。據媒體報道,央行在周三已向部分銀行進行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的操作,繼續傳遞出央行維護短期資金面穩定的意圖。
  昨日早些時候,交易員向記者表示,周三,的確有銀行向央行申請進行SLO操作,但被央行拒絕。昨日也沒有聽說有銀行再向央行申請。而根據央行規定,SLO期限一般不超過7天,相關公告將在具體實施一個月之后發布。
  不過稍后央行就宣布,已運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央行稱,歷年年末市場流動性狀況受財政收支情況等因素影響較大。近期,已根據市場流動性狀況通過SLO向市場適度注入流動性。如必要,將根據財政支出進度情況,繼續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SLO提供流動性支持。未來將視流動性余缺情況靈活運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
  “自6月份出現流行性緊張以來,央行就是要逼著銀行降杠桿、提高流動性、提高備付金,一些大行也基本在這么操作;但實際上,銀行為了盈利一直在維持高杠桿操作,只是提高了備付金。”東莞銀行金融分析師陳龍表示。
  陳龍進一步表示,在利率市朝加速的背景下,目前還沒有形成實質性的違約機制,各機構都在通過非標資產套利,至于“問題”就留待以后再說,這樣一到關鍵節點,還是會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
  各因素疊加致流動性告急
  事實上,在月中補繳存款準備金壓力、財稅上繳以及央行常備借貸便利SLF余額本月或仍呈縮減態勢等多因素疊加下,年底資金拆借大戲提前上演。在流動性供給形勢惡化的背景下,市場無疑期待公開市場操作能夠給予安撫,然而央行行動并不積極。
  陳龍直言,央行暫停逆回購自然也是導致資金面緊張的原因之一。時至年底,機構資產錯配集中到期,資金需求較大。此外,昨日還將有4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這些都是對資金面構成“抽水”的因素,金融機構尤其券商短期無處借錢,資金面自然緊張。
  此外,陳龍指出,前兩周各大銀行為同業存單發行造勢,把資金價格拉下來,但同業存單發行以后非但很少放出資金,反而在市場上融入資金。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攪動了市常
  不過在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交易員顏巖看來,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操作的規模有限,很難對市場產生實際影響,而更多是表現在姿態上。他還表示,本月末可能會有財政存款投放,或許會對資金面有一定的緩解。
  [ 分析延伸 ]?
  資金面短期難言寬松?
  業內人士稱,近日央行公布的11月份金融口徑外匯占款流入高達3979億元,是12月上旬流動性相對寬松的原因之一。但昨日資金價格飆漲,顯示市場對流動性的悲觀預期并未好轉。
  有市場人士直言,資金面結構性緩和還將會出現,但長期來看還是會偏緊,不會有實質性的緩解,明年貨幣政策料想比今年還要趨緊或持平,總體而言并不樂觀。
  申銀萬國研究所亦指出,外部流動性好轉只是階段性,目前一些股份制中小銀行為年末存款考核,不惜高成本吸收跨年同業資金。
  而對央行態度,中銀國際認為,央行維持偏緊流動性,以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資無約束膨脹的政策意圖并未改變。與此同時,美國QE逐步退出消息,將推升全球利率水平,流動性在未來幾周預計難以大幅寬松。
  亦有分析人士表示,從整個宏觀面來看,12月的資金面狀況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財政存款投放可能弱于往年,且央行認為總量資金仍比較寬松,可能會繼續通過靈活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對沖財政存款和外匯占款對基歹幣的影響,保持資金利率的相對高位,促進市場進一步降杠桿。
  “未來央行還是不會讓市場太寬松,但也不會讓市場失控,就是要讓機構覺得很難做,在配置資產時更加謹慎,不再盲目地增加杠桿。”東莞銀行金融分析師陳龍認為。
  不過從央行已啟動SLO操作來看,像6月份“錢荒”的景象料不會重演。今年年初央行宣布啟用7天期短期回購為主的SLO操作,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備補充,在銀行體系內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
  據悉,SLO參與機構共有12家銀行,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
  對此業界專家稱,SLO的即時啟用,也預示著正、逆回購將成為央行調節流動性的主流工具,使調控更趨精準,也意味著未來存款準備金率的使用頻率將減少甚至逐漸淡出。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面的緊張已經反映在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上。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許多短期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已經升至6%以上,更有一些跨年度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有上沖7%以上的態勢。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