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開始,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將在全國范圍納入營改增行列,與此同時,作為營業稅九大稅種之一的金融業的營改增正在研究推進中。有消息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在加緊研究金融保險業營改增的相關工作,有可能今年開始推廣。
從營改增推進的緊迫性來看,金融業加緊推進營改增試點或許不是捕風捉影。但專家認為,受制于行業特點等因素,要對金融業進行營改增試點確實有困難,是營改增過程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針對是否要對金融業進行營改增,專家們意見不一。為了享受增值稅的稅收優惠,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相關服務業企業期望營改增,但金融業內部的態度則較為謹慎。
金融業是塊“硬骨頭”?
“世界上不存在抵扣鏈條不中斷的增值稅。在建筑業和金融業推行增值稅是世界難題,歐美也沒有真正全面推開。在金融業中,無法區分資源使用和風險投機的界限,而且經營業務對象的特點導致其無法憑發票抵扣稅額。國際上普遍認為金融業不存在真正推行增值稅又能完善抵扣稅款的辦法。”廈門大學副校長楊斌認為對金融業推行增值稅的難度較大。
中央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也認為,從國際經驗來看,對金融業征收增值稅的技術難度很大。因為既然是增值稅,那么抵扣環節是必然的,但金融業在這一環節就斷了,抵扣鏈條受到影響后增值稅的計征方法也要發生變化。
除技術難題之外,由于金融業營業稅是地方財政收入中一塊重要的拼圖,如果將其納入營改增,某些財政收入本已吃緊的地方收入問題將變得更加突出,這也增加了金融業推行增值稅的阻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營改增”全國試點首月,即2013年8月份一個月,就減稅共130.13億元。而據測算,2013年全部試點地區企業將減輕稅負約1200億元。不過持續地減稅,是否是地方財稅部門愿意看到的?
“財政緊張,地方的問題將會逐漸暴露。應該避免財政體制的大開大合,如果還是前兩年財政收入處于20%-30%的高增長期,大規模改革倒也無所謂。現在是經濟低迷期,大規模減稅問題太多。盡管有利于結構調整、促進現代服務業改革、解決重復征稅問題,但金融行業這么復雜的經營,搞營改增很難。我贊同對他們簡易征收,更貼近營業稅,國外也搞特種行業營業稅。”湖北省地方稅務局局長許建國曾在2013年的一次小范圍座談會上這樣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家稅務總局人士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從財政部及有關部門上級領導透露的信息看,可能要到2015年才會著力推進金融保險業營改增。
金融關聯產業歡迎營改增?
“營改增目前搞得還不是很深入,一些相關企業還沒有變成增值稅,這樣有些抵扣就做不了,如果營改增能繼續擴大情況會好不少。我們協會的公司營改增了,但是跟它有經濟來往的如金融保險類企業還沒有營改增,于是就拿不到增值稅發票,反而多支出了一部分費用。如果營改增全面鋪開,那以后拿到發票就可以抵扣了。談點具體的困難,比如我們一些企業給銀行做信貸評級,而銀行是不提供增值稅發票的。”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代表倪毓琳曾這樣向本報記者反映過一些與金融業相關聯服務類企業的狀況。
而一位金融業業內人士之前曾就營改增對媒體透露,考慮到金融業“營改增”的復雜性,以及會對銀行、保險、證券三大金融部門稅負產生較大的波動性、較強的沖擊力,在實施中遇到的困難會較大。
業內分析認為,相比以前的營改增試點行業測算,金融保險業難度更大。以銀行為例,很難清晰地計算出一個客戶和銀行合作后,到底能帶來多大的增值額,因而需要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制定稅率也較難確定。
據了解,目前金融保險業的稅率為5%,征稅業務包括貸款業務、融資租賃業務、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穴包括轉讓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的所有權的業務?雪、金融經紀業務、其他金融業務?穴包括銀行結算和票據貼現業務?雪和人身保險業務、責任保險業務。
相對于金融業內部的謹慎,與金融、保險相關聯的評估產業對營改增的態度更加青睞。
“評估企業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跟金融業相關的業務。如果金融保險業能納入營改增,會令行業受益很大,否則即便是大的信用評估企業也很難享受營改增帶來的益處。信用行業從多數其他行業那能拿到增值稅發票,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金融業抵扣不了,銀行相關的業務是信用類企業最大的一塊業務來源。”倪毓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