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故事仍在繼續,積極發展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小型金融機構成為必然趨勢。同時,《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的成立,也讓中小企業融資多了一道保障
2月25日, 2014年“第二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簡稱“投融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在投融會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截至2012年底,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微企業超1300萬戶,其超過1/3的融資來自民間借貸。然而,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窄已成為中小企業的首要難題。因此,如何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成為了眾多中小企業所關心的問題。
融資難問題依然嚴重
據了解,截至2012年底,民間借貸市場的總體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接近1300萬中小企業融資總額的1/3。“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下,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面臨著許多困難,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窄等問題首當其沖。”李子彬表示。
在第二屆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李子彬還講到,“盡管銀行信貸依然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但在融資過程中,中國商業銀行現行的審貸標準嚴格、審貸流程長等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
“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的‘不對稱’是導致融資難的重要問題。”李子彬表示。“商業銀行現行的金融服務產品、審貸標準、審貸流程、風險防范技術、組織架構和員工隊伍的配置,以面向大企業、大項目為主,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現狀。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比重不足5%,資本市嘗股權投資、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融資渠道仍存在諸多困難。”
李子彬稱中小企業創造了中國80%以上的社會就業,60%的GDP,50%的稅收,專利申請數和發明專利擁有數的比例也高達50%。“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懲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發展中小企業,不是權宜之計,是我國必須始終堅持的長期戰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
民間借貸為中小企業發力
“要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積極發展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小型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朱宏任在此次“投融會”的新聞發布會上開出了這一“藥方”。
記者獲悉,針對這一問題,今年,多部門將繼續齊力為中小企業“找錢”,以解決融資難問題: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中國開發區協會和中國投資協會等國家級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2014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將于今年7月份在北京舉行。
“在強化政策導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朱宏任表示,從當前實踐來看,隨著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不斷拓展與深入,擔保成為緩解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重要途徑。
此外,民間借貸的規范化合法化,也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溫州作為我國金融改革的試點,它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全國的目光。《溫州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出臺后,被各大媒體解讀為民間借貸合法化和陽光化的標志,認為是金融改革邁出了一大步。據悉,作為全國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規、首部專門規范民間金融的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 簡稱《條例》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的出臺是意料之中的事,并不突然。”某業內專家表示,無論是國際經濟還是國內經濟都處在復蘇和回升的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對于我國來說,巨大的民間資本最終要有一個輸出渠道,僅僅靠堵不行,堵只會激發更多的問題和矛盾,與其堵不如疏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存在,所以民間借貸從來沒有停止過。溫州的金融改革具有普遍意義,對于未來全國的金融改革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上述專家表示。
而朱宏任則表示,“探索建立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多層次融資體系,形成長效機制,這既是中小企業的殷切期盼,也是政府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的重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