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民營資本“銀行夢”觸手可及

民營資本“銀行夢”觸手可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04 08:53  瀏覽次數:51
  民營資本的"銀行夢"愈發觸手可及。
  近期,多方消息稱,民營銀行牌照有望在全國兩會后"落地",首批試點3至5家。首批牌照會花落誰家,目前還是一個懸念。
  但欲啃食民營銀行這塊"香餑餑"的企業卻不在少數,近期,更是刮起來了一股民營企業申辦民營銀行的熱潮,民營資本正迫不及待地想進入銀行領域。
  首張牌照呼之欲出
  民營銀行的批準設立是2014年金融改革的關鍵詞。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民營銀行將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業內普遍預期,兩會后將是首批民營銀行牌照發放的重要時間節點。
  雖然首批民營銀行牌照還未發放,但各地民資熱情高漲,一大批民營企業正迫不及待地想進入銀行領域,并紛紛卯足熱情展開籌備工作。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今年1月22日,有94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預核準。其中,上市公司動作最迅速,據相關統計,目前A股市場有22只個股涉足民營銀行概念,而這些擬涉足銀行的民營企業,基本上都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民營銀行不僅是金融改革的關注焦點,同時也是各省金融改革的一個突破口。記者了解到,目前,浙江省正在力爭使溫州成為民營銀行第一批試點。安徽省民營企業申辦民營銀行熱情高漲,目前合肥、蕪湖、六安、馬鞍山、亳州等地都有民營企業申辦民營銀行的申請。
  除此之外,江西省也在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以省政府名義向銀監會提交開展民營銀行試點申請,懇請將江西省納入試點省范圍。同時,積極組織開展民營銀行籌建申報準備工作。
  近年來,民營資本在銀行業中的占比不斷攀升。截至2012年底,民營資本占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的總股本比重分別為45%和54%;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民資占比更是超過90%。由于各種原因,國內民營銀行一直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只有民生銀行拿到牌照。
  民資或"扎堆"涌入
  民營資本進軍金融業并非最近才開始,其實,一批實體經濟起家的民營企業,在積累了一些財富資本之后,早就瞄上了金融業。
  這幾年,一大批小貸公司興起,基本上都是民營資本,這可以看成民營銀行的前奏。今年初,互聯網金融又成為一個熱點,而搞互聯網金融的也基本上是民營資本。
  從當前態勢看,隨著民營銀行牌照的"落地",會有相當一部分民營資本會涌向民營銀行。
  據對民間金融的關注和研究了多年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分析,在此前的4年里,他到過20多個省區市對中小企業做調研,發現大量資金正在從實體經濟撤離,有9000多億資金找不到出路。因此,這幾年,辜勝阻一直在呼吁,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賦予民間金融合法地位,引導民間金融步入陽光化、法制化軌道,使民間金融從"地下"野蠻成長走向"地上"理性發展。
  而民營銀行的設立,對于這部分游離在外的龐大規模的資金來說,無疑找到了"用武之地"。業內人士認為,民營資本與市場有著天然的聯系,資本逐利的本性讓民營資本的流向更具理性。因此,隨著民營銀行牌照的發放,民營資本的隊伍或將會大量聚集到民營銀行。
  據此前有媒體公開報道稱,日前公布的8家籌建中的民營銀行的注冊資本規模超過200億元資金。平安證券曾預計,未來民營銀行的資本金將維持在10億元左右的資本金平均規模,據此推算,目前民營銀行的隊伍中大致已經集結了800億元的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規模當中還不包括在申請和計劃申請的部分。這也給市場留下擔憂,設立民營銀行,雖然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但民間資金一哄而上會否形成炒作金融改革的被動局面。
  但據公開資料顯示,政府相關各方已就民營銀行試點的有關事宜達成一致,可能包括:將給予民營銀行有限業務牌照;根據實際情況對其業務范圍、開展業務區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發起民營銀行注冊資本金在5億至10億元之間;民營銀行股東應為民營資本或社會資本人士等。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研究和討論民營銀行試點方案,不排除進一步修改的可能。
  真的準備好了嗎?
  民營資本緣何緊盯銀行這塊"蛋糕"呢?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民間融資超過3萬億元,兩年來,民間借貸存量資金增長28%,并延伸出第三方支付、認證、評估、催收等服務市常目前,我國小貸公司已近7000家,村鎮銀行1700多家,典當行6000多家。如果將地下錢莊、高利貸等地下金融算在內,民間融資的規模將更為驚人。
  民間融資的活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一直以來,融資成本高企等因素束縛了民間企業發展的腳步,而民營銀行的開閘,無疑打開了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渠道,通過民營銀行來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被寄予厚望,不少民營企業家希望通過進入金融領域打通資金鏈條,解決融資困擾。
  除了這個原因外,也有不少民營企業期望獲得銀行業務資質,從而整合實體產業與金融資本,實現整個產業鏈條資金運轉。
  而另外一個吸引著民營資本擠破頭都想進入銀行業的一大原因,恐怕是被銀行業的高利潤所吸引。
  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眾多民營企業深刻意識到開立民營銀行是未來獲得巨大利潤的重要一步,也是緩解由于實體經濟下滑導致的主營業務利潤下降的又一收入來源。傳統生產企業競爭都很激烈,在現今的經濟環境下,通脹壓力仍未消減,由于生產和銷售成本增加,一些實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滑的態勢已經不可逆轉,像這樣的未來預見性收益減少的上市公司爭相獨立設立或者聯合同行業抱團設立民營銀行的規模批量涌現是這兩年的大勢所趨。"
  銀行的利潤到底有多高?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75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5億元,增幅13.8%。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242億元,上半年凈利潤平均增長12%。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的實體經濟發展卻面臨不少困難。一些中小企業資金困窘,盈利能力下降,出現虧損,甚至瀕臨倒閉。
  作為民營銀行的代表,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早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銀行業一枝獨秀、利潤很高,不良率很低。"他同時強調普通企業壓力很大,"企業利潤那么低,銀行利潤那么高,所以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不管是寄予了破除"融資難"的殷切期望,還是銀行遠超實體經濟的豐厚利潤使得民營資本趨之若鶩,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意義都是十分重大的;一方面,能緩解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高、金融資源結構性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進而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也有利于金融業形成更合理的競爭格局。
  然而,民營企業進入金融業不能僅憑一腔熱情,面對當前民營資本對進入金融業的狂熱潮,民營企業家們還應保持清醒的頭腦,還需多問問自己:真的準備好了嗎?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即將獲得首批牌照的企業來說,拿到牌照并不等于萬事大吉。民營銀行家們將直面"市場在哪里"的問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是關鍵。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