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三個“1億人”重量更重質

三個“1億人”重量更重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06 09:05  瀏覽次數:28
  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未來的最大動力所在,城鎮化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的工作之一。
  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依托。今后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從中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來說,城鎮化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載體。”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外貿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要保持平穩增長仍然需要適度的投資,但目前產能過剩嚴重,繼續加大工業投資非但不能拉動經濟,反而會加劇經濟負擔,因此城鎮化是中國投資最有效、最適合的領域。
  胡曉登說,城鎮化屬于內需,受國際經濟波動性影響相對熊多,不但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核心部分,也符合目前農業轉移人口的迫切需要。“在目前中國主要投資領域中,無論是投資需要量還是對國民經濟的拉動量,只有城鎮化的力度最大。這也是未來中國很多年的最重要的投資方向。”
  而將解決3個1億人問題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城鎮化的重點,也說明城鎮化不僅注重量的擴大,更注重質的提升。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3.73%,但只有36%左右屬于戶籍人口,也就是說城鎮常住人口中有2億多人沒有非農人口戶籍,與戶籍非農人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這樣的城鎮化也被稱為“偽城鎮化”、“半拉子的城鎮化”。因此,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十分關鍵。
  胡曉登說,中國城鎮化應該有序、可持續地推進,不能走拉美或者南亞國家的無序城鎮化道路。促進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一方面可以緩解東部發達地區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的發展,很多農民 “逆選擇”,從沿海返回家鄉附近就業,愿意就近城鎮化。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根據城市資源稟賦,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產業體系,強化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增強中小城市產業承接能力,特別是要著力提高服務業比重,增強城市創新能力。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只有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區真正發展起來,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人口才有可能得到分流。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市民化應該是梯度轉移,即村鎮人口主要向三四線城市轉移。但現實情況是,農村人口大多直接向一二線城市發展,再加上很多三四線城市人口也在向一二線城市轉移,所以三四線城市的發展一直比較慢。
  胡曉登認為,要實現就近城鎮化,讓三四線城市真正發展起來,核心還在于公共產品的供給。“比如好的醫院、學校、交通等主要公共產品,要是都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三四線城市就很難真正發展起來。”
  廈門市政協委員、集美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李友華說,三四線城市首先必須要有人氣。要通過產業的發展和公共資源政策的均等化,讓村鎮的人口向三四線城市轉移,這樣才能真正發展三四線城市。
  胡曉登說,整個改革不是單向的,需要配套、系統、整體性的改革。推進城鎮化需要政府的財政制度和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做出相應調整。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