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近期貶值,市場對它的興趣都沒了,點心債(離岸人民幣債券)發不出去,推銷的難度也加大了,投資者短期都不想持有點心債。”國泰君安國際環球市場董事雷強對騰訊財經說。
過去半個月,人民幣匯率創出自匯改以來貶值新記錄。2月18日起,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5日下跌,至2月24日累跌0.2%,低至6.1189,而香港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下挫幅度更大,自2月18日起,5個交易日共計下跌1%。
這樣的變化出乎市場預料,因為過去近10年間市場已經習慣人民幣匯率單邊攀升。市場普遍認為,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幅度之大的貶值是央行在釋放信號,人民幣匯率進入更加成熟的新階段,漲跌互見將取代單邊升值。
央行釋放雙向浮動信號
法興中國經濟師姚煒接受騰訊財經訪問時表示,人民幣近期匯率波動是央行干預的結果,這樣判斷是因為央行過去一段時間不斷上調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同時,在央行持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資金的情況下,利率仍然維持較低水平,說明央行在干預匯率,央行的用意在于改變市場的預期,并抑制無風險套利。
“人民幣匯率今年1月升值太多,如果央行沒有現在的動作,人民幣可能現在已經破6了,政府允許人民幣升值,但不能太快,要漸進式的,政府主導本次人人民幣貶值,指明未來雙向浮動的方向。”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對騰訊財經表示。
廖群認為,央行下一步可能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由現在的1%擴大到2%,提前指明雙向浮動的方向,再放開波動區間有助于減少市場動蕩。
人民幣產品喜憂參半
央行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大手筆調控匯率,讓人民幣產品市場有點措手不及。港交所環球市場科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聯席主管戴志堅透露,自人民幣近期開始貶值起,港交所的人民幣期貨成交量大幅飆升,由此前每日大約700多張,增加至每日6000多張,未平倉的合約數目也一直在增加,到2月底達2萬余張。
“逾一半的投資者是買人民幣期貨對沖風險,因為他們多數買的今年年底到期或者2015年1月到期的長期合約,投資者有的來自內地,也有來自海外,當然也有短期套利的,因為這種產品杠桿很高,僅需支付1%至1.5%的本金,就可做70倍至80倍的生意。” 戴志堅說。
人民幣期貨成交量放大是港交所喜聞樂見的。為了方便歐美投資者參與人民幣期貨交易,港交所自3月4日起開放夜間交易,收市后的下午5點至11點,人民幣期貨產品可以正常參與交易、結算及風險管理。
與人民幣期貨風聲水氣的熱鬧場面不同,點心債的發行和銷售遇冷。雷強透露,近期很多點心債發行都延期,除非是質量非常好的公司才能成功發行,比如聯合國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簡稱IFC)剛剛發行的點心債,IFC憑借其“AAA”的評級,拍賣的利率低至2%,比中國國債的利率還低,但最終發行規模受到人民幣近期貶值的影響,僅有10億元,而在平日,IFC這種規模的公司一般都要發20億元至30億元。類似的情況還有內地開放商金地,上周計劃發行15億元點心債,但最后僅拍出7.5億元。
“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很低,但短期還沒跌完,對于投資者來說倒不如先持有美元債,等到人民幣穩定了再換回點心債。”雷強說。
人民幣匯率均衡任重道遠
任何一種貨幣要成為國際接受的貨幣,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要經歷匯率大幅波動。但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人民幣匯率到今日已經接近均衡,根據美國此前提出的評估匯率變差的指標,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重的4%即達均衡水平,而目前中國該指標已經低至約2%。
但姚煒認為,人民幣均衡水平要動態看,目前人民幣的估值已經較前幾年合理很多,但長遠來看,如果中國還能繼續擴大生產力,那么人民幣匯率仍有升值空間,此外,短期的資金流動顯示,市場仍然看多人民幣。
廖群亦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改變,兩會以后公布今年GDP增長目標后,局勢會逐漸明朗,對人民幣貶值的悲觀情緒將會改變,預計到第二季,中國經濟開始反彈,人民幣將重新升值,但不會天天升,一定是漸進式的雙向浮動。”他說。
經過半個月不平靜的調整后,人民幣匯率貶值趨勢仍未止住。央行3月5日設定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低至6.1257,更加貼近市場的離岸人民幣匯率當日收報6.1345,較中間價低88個基點。
“人民幣本次貶值速度很快,預計完成調整的時間也會較短,可能未來1至2周就能企穩,到那個時候點心債發行商如果愿意多付點利息,點心債發行整體規模還是不會受影響的。” 雷強樂觀地預計。
姚偉認為,未來3個月來看,人民幣雖然不至于大幅貶值,但仍有貶值的空間,在岸人民幣匯率可跌至6.08至6.16。
中長期來看,廖群預計,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保持7.5%至8%的增速,這種背景下,人民幣會再升值8%至10%,這將是人民幣的均衡水平,到那時人民幣也就實現匯率自由化了。但他指出,今年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一定會低于去年,約1.5%至2%,升1.8%即可破6,約5.9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