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26日召開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將在不同地區進行生態突出問題綜合治理試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發展司司長高俊才介紹,近些年來一方面糧食連年增產,另一方面付出的生態環境代價也不小,國土部門查出大概有2億畝左右耕地存在安全問題,其中1.5億畝存在生態安全問題,5000萬畝存在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今后要把這些對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有影響的耕地,以政府補償、農民自愿的方式退出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發展司司長高俊才介紹,近些年來一方面糧食連年增產,另一方面付出的生態環境代價也不小,國土部門查出大概有2億畝左右耕地存在安全問題,其中1.5億畝存在生態安全問題,5000萬畝存在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今后要把這些對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有影響的耕地,以政府補償、農民自愿的方式退出來。
“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正編制農業突出問題綜合治理規劃,規劃已經有一個提綱性的初稿,還要征求有關部門和有關地方的意見。”高俊才透露,要把規劃頂層設計和基層試點經驗結合起來,今年將在不同地區進行生態突出問題綜合治理的試點。例如,河北地下水超采比較嚴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對這一問題進行試點治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介紹,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達到了50.6%,投資總量超過2200億元。其中,全面完成了1.5萬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新解決農村63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1萬公里,新建和改造農村電網線路21.1萬公里,改造農村危房266萬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2014年要啟動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現在關于目標價格的研究制定工作,有關部門正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抓緊擬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李樸民解釋,啟動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是因為近幾年國內外市場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棉花、大豆進口成本大幅度低于國內市場價格,國內農業支持政策需要適當的調整和完善,為此要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市鋤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