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辦入駐衛計委一年不到,衛生醫療界重新探討其歸屬問題。一位接近衛計委人士稱,未來醫改辦回歸發改委的可能性比較大。
“醫改辦調入衛計委之后,很多醫改專家委員會委員都覺得協調起來比較難,自從到了衛計委,我們還沒有開過一次會。”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胡善聯認為,醫改辦應該設在綜合部門下面,比較容易協調。
醫改辦緣起于幾年前的醫改爭論。2006年6月30日,國務院成立以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牽頭,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16個部門參加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后改為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便是國務院醫改辦。
2008年12月,國務院將該小組升級為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李克強擔任組長。
2010年,國務院醫改辦印發通知稱,中編辦批復國務院醫改辦公室的機構設置,醫改辦成為常設機構。
在2009年4月推出深化醫改方案之后的四年,也就是2013年5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在其“三定”方案中,原衛生部的醫政司和醫管司合并組成醫政醫管司,并新設立體制改革司,原本設在發改委的國務院醫改辦職能也被調入其中。
然而,原設在發改委旗下的醫改辦人員中,只有醫改辦主任來到了衛計委,其他工作人員并未隨從到衛計委。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醫改辦不應該放在與醫改有任何相關的利益部門,特別是衛計委、人保部和發改委,這三個部門都是醫改的對象。”
顧昕解釋,人保部中有兩個利益部門與醫改相關,一個是人事部門,一個是醫療保險部門,這兩個部門在醫改中都是需要改革的;而發改委手中握著藥品定價和醫療服務價格的定價,這事關醫改的重點;衛計委管著公立醫院,這三大部門都與醫改有著利益關系。在他看來,醫改辦只有放到中央深化改革小組下。
北京大學教授李玲也認為:“醫改應該在綜合部門下面,易于協調,因為醫改是一個系統的改革。”對于醫改辦是否能夠放到利益相關部門發改委,李玲稱,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的定價,應該有一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動態調整。
顧昕認為,無論醫改辦放到什么地方,最重要的是解決當前醫改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公立醫院的管辦分離以及醫療服務定價和藥品定價,要去行政化,真正用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而當前的醫療服務體制價格以及藥品價格的定價機制,仍然是屬于政府行政化,在未來改革中,這是必須要解決和面對的問題。”顧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