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經濟數據證偽人民幣嚴重低估言論 市場預期分化

經濟數據證偽人民幣嚴重低估言論 市場預期分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7 09:09  瀏覽次數:35
  人民幣持續升值多年無人問津,現如今一時的短暫回調竟引來美國的“非議”。
  美國財政部本周發布半年度匯率報告稱,人民幣被“嚴重低估”,并指責中國政府大規模干預匯市,主導人民幣貶值,其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的態度明顯加強。
  然而,人民幣匯率問題并非美國說了算。根據國際上的通行標準,貿易順差(或逆差)占GDP比重只要在2%的范圍內均被視為貿易平衡狀態。上述比值一度被認為是衡量一國貨幣是否存在嚴重低估的標準之一,美國曾經也借此對人民幣匯率施壓。
  記者根據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計算,一季度中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028億元人民幣,當期GDP總額為128213億元人民幣,貿易順差占GDP比重為0.8%。由此可見,即便用該指標來衡量,中國貿易狀態尚處于平衡區間。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并不支持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國內外對中國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不確定性都對人民幣的走勢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一位外資行財富管理部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人民幣 “嚴重低估”?
  在每年兩次的國別匯率評估報告中,雖然美國財政部本次未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但其認為人民幣“仍然被嚴重低估”。
  美國財政部表示,支持其如此判斷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中國積累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政府已經積累了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遠遠超過任何衡量口徑所需要的額度,即便這樣,中國政府一季度還是購買了大量的外匯,這表明中國繼續阻礙匯率的市場形成機制”。
  美國財政部稱:“人民幣跌勢前所未見,并呼吁中國政府加大定期披露對匯市干預情況的力度,如果近期人民幣的下跌暗示中國政府打算放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政策,則將引起美方尤為嚴重的關切。”
  對此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稱,中國將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個大的方向不會改變,并希望美方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人民幣匯率等經貿問題。
  實際上,在此次匯率報告出爐之前,一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就曾透過媒體向人民幣貶值表示“嚴重關切”,但當時并未使用“嚴重低估”的詞匯,他只表示“中國央行主導人民幣匯率貶值旨在刺激出口提振經濟”。
  對于美國財政部的指責,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則氣定神閑地表示:“無須回應,清者自清。”
  對于人民幣近期的波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近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出席有關中國金融改革的研討會時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美聯儲開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今年初中國出口表現疲軟,2月出現貿易赤字,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人民幣在這樣的情況下波動為正常情況。”
  易綱還稱:“人民幣匯率近期波動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你觀察人民幣匯率波動程度相較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匯率波動,甚至儲備貨幣匯率波動,都是很小且正常的。”
  此前,中國央行在3月17日正式啟動人民幣對美元日內波幅擴大到2%,當時美國財政部對此表示歡迎,并認為是人民幣匯率改革走向市場化的一步。
  經濟數據不支持
  美國財政部對“嚴重低估”的判斷源于中國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但并未考慮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再平衡以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存在的超調問題。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為3.82萬億美元;而截至一季度末的外匯儲備余額為3.95萬億美元,新增外匯儲備近1300億美元(折合8060億元人民幣)。
  外匯儲備增加主要來源于兩項,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凈流入,而一般認為一國貨幣存在嚴重低估的依據在于其貿易失衡,主要表現為經常項下順差過大。但中國目前的情況已經大幅改變,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13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3年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為2%;而根據國際通行標準,經常項下順差(或逆差)占GDP比重只要在2%的范圍內均視為貿易平衡狀態。
  受人民幣貶值影響,自2月份以來,套利資金等帶來的資本流入大幅縮減,央行日前公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2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央行持有外匯規模的本幣計價)為1282.46億元,比1月份的4373.6億元大比例下行71%;而根據分析師的預測,3月份外匯占款在2月份的基礎上有所恢復,但整體在2000億元左右。
  市場預期分化
  隨著中國經濟明顯放緩,境內外看空中國經濟運行的機構并不在少數,受此利空及人民幣本輪貶值的影響,目前市場上對人民幣年內的走勢已經出現分化。
  一面是預測中國出現雷曼兄弟時刻(集中大范圍爆發違約,進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看空人士,一面是從基本面出發,認為中國經濟維穩工具足夠的看多人士,但即便是認為中國有足夠的穩增長工具的看多人士中,人民幣也已經不是單邊升值的“傻子套利”工具。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喬虹使用中美兩國勞動生產力及名義工資兩組變量測算的情況顯示,如果以2000年為基期,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就已經接近平衡狀態,在2000~2011年之間存在上調空間,但2011年是個轉折點。
  野村證券3月中旬的調查就顯示,預期3個月內人民幣繼續貶值的受訪人士占到全部受訪人士的67%,但從全年來看,預測人民幣升值的人數有所增加。野村預測是,201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01,與年初基本持平。
  而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日前對記者表示:“年終人民幣整體還是升值的態勢,但中間震蕩會比較多,更多的是要看經濟和市場運行情況,2014年中國經濟運行中會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這會影響人民幣的走勢,而市場上的預期也對人民幣走勢形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