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拉動是增速回升主因之一;汽車制造等5行業利潤貢獻近八成
新京報訊 (記者李蕾)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42.4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1-2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31.6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1-2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博士何平認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有所加快。其中,3月份利潤增長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子行業的拉動。3月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3.4%,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上升3.3個百分點。
同時,3月份利潤增速加快也因為受到了基數較低的影響。2013年3月份,工業利潤增速為5.3%,是全年各月最低增速。
在何平看來,一季度工業利潤主要有3個特點,包括新增利潤仍集中于少數行業,主要采礦及原材料行業利潤明顯下降,以及企業效益水平基本穩定。
從數據來看,一季度新增利潤最多的行業是汽車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這5個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近八成。
從企業性質來看,一季度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48.4億元,同比增長2.9%;同期的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2%。
相關
3月份大中型鋼企實現扭虧
新京報訊 (記者劉溪若)隨著進入傳統銷售旺季,鋼鐵工業似乎迎來了行業春天。據中鋼協的最新統計數據,3月份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5.3億元,在今年前兩月連續虧損的情況下,環比扭虧為盈。
具體數據中,3月份86家重點鋼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約3079億元,環比漲超10%。虧損企業則降至30戶,環比減少8戶,累計虧損16.8億元,虧損面達到34.09%,環比減虧47.58%。分析認為,2月下旬以后,各個工地工程逐步恢復開工,導致用鋼需求逐步回暖,企業盈利狀況有所好轉。
仔細來看,本輪鋼企利潤好轉更多來自于主營業務外收入,鋼鐵主業在虧損線上徘徊盈利艱難的狀況并未徹底改變。根據中鋼協的報告,今年1-3月,重點鋼企累計虧損23億元,其中鋼鐵主業整體虧損41億元。這也是鋼鐵主業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至今,連續10個季度虧損。
“總體上看,本輪鋼市回暖有季節性因素在里面,行業供需的頹勢并未實質性扭轉。”鋼材分析師邱躍成認為,鑒于宏觀政策上暫無利好消息傳出,未來鋼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