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1日舉行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暨首屆中國金融政策論壇”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發布報告指出,現階段包括影子銀行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法律關系模糊、市場運作混亂、剛性兌付嚴重、有效監管缺乏四個方面的問題。應將影子銀行置于中國金融發展與改革,包括金融監管改革的長遠發展來分析,不斷完善與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和監管構架。
吳曉靈認為,客觀地看,中國的影子銀行發展是對正規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也是發展直接融資的有序渠道,“因為影子銀行體系都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來代理,如果法律關系清楚,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融資特點應是投資人自擔風險,而不是由中介機構來承擔風險。”
吳曉靈認為,客觀地看,中國的影子銀行發展是對正規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也是發展直接融資的有序渠道,“因為影子銀行體系都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來代理,如果法律關系清楚,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融資特點應是投資人自擔風險,而不是由中介機構來承擔風險。”
吳曉靈表示,中國影子銀行業務當中最大的缺陷是沒有民事法律關系,導致責任不明確,規則不清晰。“當有了收益的時候投資人愿意享受收益,但是有了風險的時候,因為法律關系不清,風險責任不清,投資者不愿意承擔風險,賣出產品的機構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也就不得不采取各種各樣的辦法實行隱性的剛性兌付或者是顯性的剛性兌付,這個其實就使得市場的秩序難以正常維護。”
針對上述影子銀行問題,吳曉靈認為首先要明確產品的功能和性質,其次要明確法律關系,再次要明確收益和風險承擔的責任,最后還應該區分某一項金融活動是涉及少數人的利益,還是涉及多數人的利益。如果做到針對影子銀行不同方面的問題進行分別監管,影子銀行的發展將有助于我國直接金融的發展,有利于我國金融結構從過重的間接金融結構發展為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均衡發展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