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災區6年 生機一片

災區6年 生機一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2 10:45  瀏覽次數:18
  今天是“5·12”汶川特大地震6周年的日子。記者重返災區,在六年前的廢墟上,親身感受并記錄著六年來災區的巨大變化,點點滴滴展現著災區創造的奇跡。曾經傷痛的土地在五月的陽光下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編者
  
  5月8日記者回訪汶川特大地震重災區——青川。時隔六年,昔日滿目瘡痍、舉國情牽的地震災區,道路嶄新,交通發達,新民居鱗次櫛比,新城鎮欣欣向榮,新園區勃勃生機……大地處處美麗和諧,又還人間一個錦繡巴蜀。 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旅游重建 “云朵上的街市”越來越好?
  5月11日,星期日,汶川縣水磨鎮游人如織。
  位于禪壽老街的古鎮飯店老板蘇代福和服務員一大早就忙開了。“周末來水磨耍的人特別多,不提前把材料準備充足,根本應付不過來。”蘇代福喜滋滋地說。古鎮飯店有固定服務員8個,周末客人多,他還找了阿壩師專7個勤工儉學的學生幫忙。
  如今,水磨鎮上有256戶人家從事旅游經營。去年水磨共計接待游客17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8億元,“人均收入達到1萬多元,比汶川地震前翻了一番。”水磨鎮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李靜說。
  汶川縣蘿卜寨同樣游人絡繹不絕。在老寨區“云朵羌吧”,熱情好客的羌家人端上香味撲鼻的羌家臘肉、香腸和核桃花、蕨菜、刺籠包等山野菜。“今天來了好幾撥客人,吃飯都擺了12桌,14張床全住滿了。”主人袁保健給記者算了算,店鋪加上種植甜櫻桃、花椒等的收益,今年收入不會少于8萬元。
  此時是甜櫻桃成熟的時節,蘿卜寨推出“親手采摘大櫻桃,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體驗鄉村生活”活動。這幾天,訂房的游客很多,村支書馬前國每天要給手機換兩次電池。“人多的時候上千輛自駕游車輛從山下一直堵到山頂。去年,全寨接待游客36.5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540萬元。”
  “大量游客來蘿卜寨做客,不僅農家樂、客棧賺得歡,特色農畜產品不出村就實現了銷售。”馬前國說。
  汶川縣縣長旺娜告訴記者,“5·12”后,汶川縣確定精品景觀、精美村寨、精致農莊的規劃思路,目前全縣已建成20個精品旅游村寨、91個幸福美麗家園,有農家樂、鄉村酒店500余家。去年,汶川接待游客604.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29億元,比2007年分別增長522.88萬人次和23.95億元。
  文化重建 綿竹年畫成新“城市名片”?
  □本報記者 王域西 發自綿竹市
  5月4日,電視連續劇《綿竹年畫傳奇》在四川電視臺經濟頻道結束了為期4天的放映。“收視率好得出乎我們預期。”電話那頭,綿竹木版年畫產業發展基地負責人曾涌難掩激動,“這是綿竹年畫首次以連續劇的形式登上電視熒屏。”
  同樣是在5月,以綿竹年畫為表現形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登上中國文明網“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專欄,廣為傳播。
  綿竹年畫的“鳳凰涅槃”此時尤具特殊意義。汶川地震之后,年畫與綿竹一道走出災難,更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綿竹年畫在災后成為強大的文化凝聚力。”綿竹市文化局局長高松告訴記者,隨著災后重建的深入,綿竹年畫迎來發展機遇。“援建者們不光購買年畫,更修起年畫博物館,還規劃4A級旅游景區綿竹年畫村。”
  機遇被曾涌看在眼里,從警多年的他脫下警服,于2009年成立年畫公司,開始了綿竹年畫市場化探索。“綿竹年畫傳統的技藝和手法不能變,但傳播方式和載體可以創新。”曾涌挨個拜訪年畫作坊,最終整合了17家抱團發展,作坊負責繪畫,他負責營銷。在傳統的銷售方式之外,曾涌還將綿竹年畫印上手機殼、紅包、紙杯等常用物品,并慢慢打造起綿竹木版年畫產業發展基地。
  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胡光葵告訴記者,災后6年,綿竹年畫正漸漸走上兩條路。“在傳統文化保護之路上,傳統技藝和手法一直在延續與傳承,目前綿竹有年畫傳承人10余位;在市場化之路上,綿竹年畫正在嘗試電腦作畫,數字印刷,批量生產、載體創新和品牌拓展等,以獲得高附加值的產品。”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