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監管層吹風存貸比改革 穩定同業存款或納入

監管層吹風存貸比改革 穩定同業存款或納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09 08:58  瀏覽次數:14
  適度調整存貸比的腳步正在臨近。
  上周五(6月6日),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存貸比“75%的紅線不能突破”,會考慮根據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對存貸比的分子、分母內容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王兆星提到,過去比較穩定的存款來源沒有計入分母,保持資金流動穩定性的情況下,未來也考慮計入分母,擴大存款端分母。
  對此,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上述比較穩定的存款應該是指有固定期限、非結算類同業存款。
  此前,銀監會發布的2013年年報提及,深入研究改進商業銀行存貸比考核的總體方案,強化日均指標考核,糾正沖時點沖動。
  銀行存貸比壓力普遍較大
  存貸比作為一個監管指標,主要是防止銀行不考慮存款規模,過度向外發放貸款,造成銀行支付危機。銀行存貸比例不是越高越好,應該有個度,央行為防止銀行過度擴張,目前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存貸比例為75%。
  實際上,商業銀行的盈利性質決定其將盡力發放貸款,為了不超越監管紅線就又需全力吸收存款滿足存貸監管,特別是考核時點經常會出現高息攬儲的情況。
  從商業銀行2014年一季報數據看出,目前銀行存貸比壓力較大。在國有大行中,交行為74.35%,已接近75%的監管紅線。中行為71.21%,建行為69.38%;股份行中,華夏也已超過70%。
  “其實,如果資金來源全部是負債存款,75%的存貸比考核指標還是比較合理,75%用來發放貸款,同時保留一定的準備金、撥備金以及3%~5%的投資資金。”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坦言。
  制約銀行的沖動發展,目前在直接融資占比逐漸增加的情況下,75%存貸比指標本身就失去了一定的意義。
  某銀行風險管理部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存貸比是銀行一個比較重要的監管指標,存貸比和貸款準備金都是為調節金融機構貸款的放大效應。同時,銀行流動性也需要管理,所以,75%的紅線從監管來說不會突破。
  從信貸的角度而言,在上述某銀行風險管理部人士看來,存貸比并不是最主要的指標,最主要的指標還有限額貸款。“尤其是大銀行,主要還是規模限制。”
  王兆星:將調整存貸比分子、分母內容
  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75%的存貸比指標有一定意義,現在銀行做表外業務主要就是為了繞過存貸比。把存貸比監管紅線提高并不是很好的辦法,例如將其提高到80%,那么準備金、撥備、投資都要占用,剩余20%存款不能滿足需求,而且存在流動性風險。
  王兆星透露,雖然不會對存貸比75%的比例進行調整,但會考慮根據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對存貸比的分子、分母內容進行調整。
  具體而言,對專門用于支持小企業貸款來發行的金融債券,既不計入分母的存款當中,其發放的貸款也不計入分子的貸款中;對 “三農”、小微企業的專項貸款也不計入分子當中。
  同時,過去比較穩定的存款來源沒有計入分母,保持資金流動穩定性的情況下,未來也考慮計入分母,擴大存款端分母。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會將穩定、非結算類以及有固定期限的同業存款計入存貸比。
  然而,在上述某銀行風險管理部人士看來,不應將同業存款計入存貸比,因為,同業存款本來就是將其與一般儲蓄存款分隔開的。
  其實早有建議將同業存款計納入存貸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曾建議將同業存款計入存貸比,以減少目前信貸市場拉存款亂象。
  廣發銀行行長利明獻也曾表示,非常贊同將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考核,并希望存貸比的限定適當做一些放寬,比如在不同銀行之間設立不同的管理指標,并有一定彈性空間。
  今年5月份,五部門聯合發布“127號文”(即 《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規定,同業存款業務是指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的同業資金存入與存出業務,其中資金存入方僅為具有吸收存款資格的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業務按照期限、業務關系和用途分為結算性同業存款和非結算性同業存款。
  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127號文”已為存貸比內容調整打下了基礎,將同業存款分為結算類的和非結算類,未來會將穩定、非結算類以及有固定期限的同業存款計入存貸比。“監管部門如果單純按照存貸比考核已失去了最初的意義,特別是同業業務和表外業務的發展,應該有更科學的考核辦法。”
  此外,一直被市場廣為關注的貨幣基金等協議存款是否計入存貸比已被市場爭論很久。未來利率市場化放開,存款就會更加多元化,貨幣基金未來計入存貸比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其實,未來存貸比這一考核指標會越來越弱化,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會更受重視,也更科學。”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