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美元掛牌價放開 未來或對銀行小客戶不利

美元掛牌價放開 未來或對銀行小客戶不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8 09:1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數:14
  上周,央行發布《關于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銀行掛牌匯價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取消了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買賣價差管理,由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自主定價,促進外匯市場自主定價。該通知從7月1日起執行。
  記者發現,自該《通知》執行一周時間里,各家銀行美元現匯和現鈔買賣價差與此前相比并未出現明顯變化。此前也有業內人士也認為,預計該舉措總的影響短期內不會太明顯。
  對此,某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波動比較大,但現在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所以大多數銀行沒有因為取消限制而大幅度調整報價的寬度。
  不過,這也不排除接下來銀行可能突破此前央行對買賣價差的限定,自行決定最高賣出價和最低買入價,上述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同時表示,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銀行的報價范圍就會變寬,以此來應對外匯市場的風險。不過,這樣的話將會對銀行的小客戶不利。
  銀行定價權將更大
  央行在《通知》中表示,銀行可基于市場需求和定價能力對客戶自主掛牌人民幣對各種貨幣匯價,現匯、現鈔掛牌買賣價沒有限制,根據市場供求自主定價。并同時指出,“銀行應建立健全掛牌匯價的內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風險,避免不正當競爭。”
  2005年9月23日,央行發布《關于進一步改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外匯指定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的通知》,把美元對人民幣現匯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調整為 “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的1%,現鈔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美元交易中間價的4%”。并取消了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現匯和現鈔掛牌買賣價差幅度的限制。
  此次《通知》的發布即意味著,銀行可以自行調整美元現匯和現鈔的買賣價格,而不再受到價差幅度范圍的控制。美元則與其他非美元貨幣一樣,不再受到現匯和現鈔掛牌買賣價差幅度的限制。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告訴記者,隨著外匯業務量的逐漸增大,開展結售匯業務銀行也逐漸增多,市場競爭更為充分,目前有關銀行掛牌買賣差價的規定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改革舉措。
  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取消美元掛牌買賣價差管理,提升了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如果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價格變動較大,銀行向客戶買進或賣給客戶的外匯如果要受到價差的限制,就可能會給銀行造成虧損。”某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取消價差范圍的管控實際上給了銀行更大的定價權。
  “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越來越大,銀行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市場風險,以前外匯波動比較小,銀行也不需要這樣做。”上述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表示。
  銀行需應對市場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多家銀行外匯牌價發現,自7月1日《通知》實施以來,現匯及現鈔的買賣價差并無明顯變化。
  以中國銀行為例,昨日(7月7日)上午10:30時該行美元現匯賣出價為621.34,買入價為618.86,價差為2.48;美元現鈔賣出價為621.34,買入價為613.9,價差為7.44,當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為616.58,由此看來現匯和現鈔價差均在此前央行規定的價差幅度范圍之內。
  自6月27日以來,該行上午10:30時的現匯買賣價差均為2.48,現鈔買賣價差也僅在7.44和7.45之間徘徊。目前來看,此次取消銀行對客戶美元現匯、現鈔掛牌買賣價差,對市場似乎沒有明顯影響。
  市場人士及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預計該舉措總的影響短期內不會太明顯。“現在各家銀行美元掛牌價沒有很大變化,目前外匯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市場競爭和格局等其他方面因素也同時在影響銀行定價,畢竟銀行的外匯資金成本擺在那里。”上述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外,根據市場情況,前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波動比較大,但現在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所以大多數銀行沒有因為取消限制而大幅度調整報價的寬度。
  不過,這也并不排除接下來銀行可能突破此前央行對買賣價差的限定,自行決定最高賣出價和最低買入價。該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表示,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銀行的報價范圍就會變寬,以此來應對外匯市場的風險。
  在他看來,取消美元掛牌買賣價差管理產生的影響,將主要針對銀行的小客戶群體,“現在大額客戶很多都可以和銀行進行議價,小客戶只能按照掛牌價來,而銀行應對市場波動,只有把價差報的更大一點,有更大的保護空間,這樣的話就會對小客戶不利。”
  “這次改革,亦是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重要一步,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也順應了外匯管理簡政放權的趨勢。”趙慶明表示。
  《《《
  相關鏈接
  人民幣中間價四連跌 央行或已退出常態化干預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本周一(7月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公告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658,比前一個交易日貶值16個基點。實際上,這已是進入7月份之后的連續第4個交易日的貶值。
  然而,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詢價)近日卻未跟隨中間價貶值,依然維持在6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6.20)附近。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走勢不完全一致,說明央行已逐步退出了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目前市場匯率的走勢,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來決定的。”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或有小幅貶值的可能,但并不具備大幅貶值的空間。
  與即期匯率走勢背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銀行間市場即期匯率(詢價)出現了背離的現象。截至本周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連續貶值4個交易日(累計貶值135個基點);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詢價)則并未隨之上漲,甚至還出現“三連漲”的局面。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本周一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詢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反彈,收盤報6.2040,較前一交易日反彈3個基點,而盤中一度突破6.20關口,至6.1981。
  對此,劉東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走勢不完全一致,說明央行已經逐步退出了對外匯市場的常態化干預,目前市場匯率的走勢,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來決定的。”
  記者還注意到,今年6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至6.1710(2013年9月9日以來最低點),隨后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最高至6.1451(6月10日)。在中間價率先反彈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也跟隨反彈。經過3周震蕩之后,進入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開始連續貶值,而此時的即期匯率依然位于近期最高水平附近。其中,7月1日還刷新了人民幣及其匯率近期反彈的高點(6.1970),隨后的幾個交易日則一直維持在6.20關口附近窄幅波動。
  “以前,匯率中間價一有調整,即期匯率就會跟著波動,但現在即期匯率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節奏。”劉東亮表示,短期的匯率走勢,尤其是幾個交易日之內的走勢很難判斷,但可以說,人民幣匯率目前不具備大幅貶值的空間。從最近公布的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宏觀經濟已開始企穩,同時,國內外的利差也還是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只可能會在短期內有一個小幅的貶值,長期的貶值應該是看不到的。
  匯率走勢更趨市場化
  記者注意到,此前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為386.65億元,較4月的1169.21億元新增數量亦大幅收窄。
  “央行新增外匯占款的大幅減少,尤其是比金融口徑新增量要低很多,在一方面也恰恰證明了央行5月份其實并沒有對匯市進行直接干預,或者說干預得很少。”劉東亮告訴記者,如果央行直接干預了匯市,促進人民幣匯率貶值的話,那么央行口徑的新增外匯占款應該要比全口徑的要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最新的6月外貿數據將于周四(7月10日)公布,而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也將于6月9日~10日在北京舉行。不少分析認為,美國方面會再次借助該對話,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上周二(7月1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再次敦促中國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雅各布·盧稱,中國政策改革的步伐令他感到相當失望,尤其是匯率、美國企業市場準入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政策。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這損及中國消費者,降低了他們的購買力,在貿易做法上而言,這根本就不公平,這就是我們如此努力施壓的原因。中國需要取得更多進步,讓市場決定人民幣匯價,因為阻止人民幣升值既有損中國消費者也不利美國出口商。”雅各布·盧表示。
  對此,劉東亮表示,美國的施壓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影響不大,因為目前我們已把匯率的定價權逐步地向市場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將來的匯率怎么走,市場本身有自己的邏輯。此外,對于即將公布外貿數據,劉東亮認為,預計6月份的外貿數據不會太差,這樣的話,對人民幣的升值將是個利好。?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