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貨幣信貸多增 全面降準降息難成行

貨幣信貸多增 全面降準降息難成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16 13:03  來源:中金在線  瀏覽次數:32
  6月金融運行數據超出市場預期。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政策偏松、貸款規模約束有所緩解等是6月貸款增加較多的主要原因。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以定向結構性調整為主,全面降息、降準的可能性較小。
  貸款:政策放松致多增
  6月信貸和貨幣增速均超預期。民生銀行發展規劃部高級專家溫彬表示,6月貨幣和信貸超預期增長在情理之中。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再貸款、定向降準等,已起到預期的效果。
  他表示,6月M2同比增長14.7%,雖然創1年內新高,但對照上半年CPI累計同比增長2.3%而言,M2增速仍處于合理范圍。M2的一部分增長來自6月財政存款投放3000億元,隨著未來幾個月財政存款的回籠,M2增速將有所下降。目前,由于影子銀行等融資渠道受限,企業對銀行信貸的依賴開始增強,上半年銀行信貸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達54.3%,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只要新增的信貸主要投放到“三農”、小微、新興產業、民生工程等領域,信貸量多一點也問題不大,有利于信貸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貨幣政策偏松、央行定向數量型工具運用較多、貸款規模約束有所緩解、經濟有所企穩是6月新增貸款較多的主要原因。
  首先,貨幣政策穩健偏松,積極性貨幣工具運用較多。存款準備金率多次定向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在二季度轉為凈投放態勢,銀行可用資金充裕程度有所提高。其次,定向數量型信貸支持增強。二季度央行對小型商業銀行、農村信貸機構、政策性銀行、系統重要商業銀行提供了數千億元的再貸款工具,用于支持“三農”、“小微”和棚戶區改造等領域,6月實際投放的金額也應有千億元,同時乘數效應較為明顯。1-5月央行負債擴張1.1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4137億元。再次,貸款規模政策性約束有所緩解,銀監會對存貸比監管口徑的調整對銀行增加信貸能力有釋放作用。最后,經濟運行有所企穩,工業制造業運營狀況有所改善,服務業融資需求增長較快。
  此外,信用風險小、融資成本低的票據融資是推動企業信貸規模迅速擴大的重要動力。6月票據融資規模達783億元,出現季節性上升,同比多增1550億元。?
存款:增長變數較大
  6月新增住戶存款1.82萬億元,同比多增7337億元;新增企業存款1.47萬億元,同比多增1.46萬億元。當月新增存款較多,一改年初以來新增存款總體水平低于去年同期的狀態。
  連平認為,資金充裕度迅速上升、銀行同業業務受擠壓,同業負債放緩、市場中短期利率水平下行、銀行考核時點集中攬存是6月新增存款較多的主要原因。就中期而言,存款利率市場化尚待進一步推進,市場融資利率水平仍明顯高于法定最高存款利率,特別是理財產品、信托產品、互聯網金融產品未充分體現與其風險、收益相匹配的資產管理屬性,反而呈現存款屬性,商業銀行一般存款負債能力的下降較難逆轉。不過,隨著7月11日銀監會《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出臺,“柵欄”原則以及理財產品之間“不得相互交易”的限制將有利于促使理財產品回歸“理財”屬性,從而對銀行吸收一般存款構成積極影響。此外,利率市場化進程有望在兩年內實現,在這一過程中,各類金融產品的合規程度將逐步提高,企業、個人大額存單的推出均有利于銀行存款的吸納回歸常態。
  前瞻:全面降息降準可能性不大
  連平認為,當前貨幣政策主要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權衡。從近期的政策操作來看,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央行明顯加大了定向調節的力度,加強對實體經濟和特定領域的結構性支持。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將總體呈現穩中偏松的態勢,定向支持、結構性放松仍是“主旋律”。目前貸款利率基本實現市場化,貸款基準利率的政策工具作用已大為削弱,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下調貸款利率的指導作用較有限,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新的貨幣政策市場化傳導機制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將較謹慎,年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就存款準備金率而言,全面降低法定準備金率會全面增加銀行可用資金,但全局性寬松不利于穩健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會降低經濟調結構的效果。資金很可能繼續流向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等潛在風險較大的領域,“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仍較難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傊?,降準對信貸投放的支持作用較弱,未來準備金率全面、大幅下調的可能性不大。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選擇性、定向調節的可能性較大。公開市場操作將作為靈活調節流動性、保持銀行間利率平穩適度的主要方式,再貸款、再貼現、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和常備借貸便利(SLF)等定向調節工具的使用頻率可能進一步提高。
  溫彬認為,下半年信貸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這不僅取決于融資對信貸的依賴程度上升,而且近期存貸比口徑調整也將使部分銀行釋放更大的貸款能力。下半年全球經濟復蘇、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會使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央行采取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下降,正回購作為回收短期流動性工具的使用頻率會增加。?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