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下行的情況下,即便是目前全國房價最堅挺的廈門土地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7月30日,廈門土地拍賣會出讓一幅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的X2014P01商住地塊。該地塊起拍總價為17.99億元,樓面價為7992元/平方米。最終經過26輪競拍,被福建世貿置業公司以20億元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為8884.94元/平方米。
盡管今年以來樓市下行,但作為全國房價最堅挺的城市之一,廈門今年的幾場土地拍賣會仍出現動輒上百輪的競價、高溢價率的火爆局面。今年4月,同樣是翔安區的一幅商住地塊出讓,吸引了10家房企參與競拍,最終被廈門國貿以5.46億元競得,樓面價就達到1.2萬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50%。
而在本月11日,位于同安區濱海新城的2014 TP04地塊進行出讓拍賣會,經過116輪競價,該地塊才被保利地產以33.88億元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10381.49元/平方米,成為同安區新地王。
相比之下,7月30日的土地出讓僅有5家房企到場參與競拍,樓面價不僅沒有破萬,而且溢價率僅為10.05%。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廈門這個目前房價最堅挺城市之一的土地也開始不好賣了呢?
對此,廈門均和房地產評估董事長王崎分析稱,此次出讓的地塊溢價率較低有其他原因,比如該地塊的地理位置并不好,比較偏遠,周圍都是農田,配套環境都還沒有。而且該地塊規模太大,“如果分割成小塊的話,溢價率就會高很多。”
王崎說,下個月7日廈門還有一場土地拍賣會,而且地塊更大。另外由于上半年廈門土地供應很少,按照原有的土地出讓計劃,下半年有大量的土地出讓,因此開發企業可選擇的機會比較多。但即便如此,作為全國著名的上市房企獨家拿下該地塊,也說明實力房企還是依然看好廈門樓市。
由于廈門的住宅土地供應一直偏緊,庫存一直比較低,在周圍需求較大的情況下,廈門的房價也一直居高不下。王崎說,包括保利、招商等諸多全國性開發商在廈門的項目,效益在全國各分公司中都名列前茅,這也促使他們將更多的資源集中于廈門的市場來爭奪。
除了廈門等少數幾個城市,今年以來全國絕大多數地方的土地市場都出現了明顯降溫。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二十大標桿房企購置土地單月額度連續多月銳減,4~6月連續3個月不足200億。截至27日,二十大房企拿地謹慎,27天不足90億。
中國指數研究院7月28日發布的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顯示,本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9宗,均為底價拿地。其中綠地以16.31億元競得西安長安區長寧新城五宗地塊。金融街底價8.05億落子廣州番禺,再以底價5.75億奪得蘿崗宅地。
7月29日,北京出現一日兩宗住宅用地流標。7月29日,北京共有5宗土地拍賣交易,包括3宗房山新城良鄉地塊以及2宗孫河地塊。一直備受期待的孫河地塊卻雙雙流拍,而房山良鄉三地塊則被天洋累計以26.15億元收入囊中。
不過,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本次孫河地塊流拍的原因主要是起價過高。例如,孫河K地塊起始樓面價起價達到了3.49萬,孫河BCDE地塊起價46億,樓面起價突破4萬。而這均創造了住宅地塊起價紀錄。即使底價成交,也接近了區域內之前的中糧地王價格。
張大偉分析稱,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熱門城市,土地定價如果合理的話,是不愁沒有企業買的。在土地市場降溫的情況下,開發商也仍然需要買地開發,他們會將資源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和廈門這樣的二線核心城市,在熱門區域的爭奪會更加激烈。
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處于由高速增長向平穩發展的過渡階段。全國各地樓市都火爆、所有產品都熱銷、所有房企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市場的分化將十分明顯。張大偉說,在市場分化下,像一線城市北上廣以及廈門等二線核心城市,因為聚集了最多的資源,市場表現比較好,因此房企會集中在這些城市布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本報,目前的分化也是一個暫時的現象,“總體上此類城市未來發展空間依然較好。未來此類城市的土地市場依然會熱,相應資源導入的速度依然會加快。”
嚴躍進說,從逆周期擴張戰略來看,今年土地市場降溫的情況下,拿地成本比較低,因此這也是實力房企逆勢抄底的好時機。這個時候要拿地的企業必須符合三個條件:第一,財力上比較充裕,能夠在資金偏緊的環境下積極補倉。第二,能夠具備可持續的融資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土地的投資、開工等環節順暢。第三,政策的預見性。如果缺乏政策預見,那么在產品定位上會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