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保險業新國十條的新意:稅延型養老險、巨災保險“落地”

保險業新國十條的新意:稅延型養老險、巨災保險“落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14 08:3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數:22
   “如果說2006年發布的‘國十條’是保險業久旱逢甘霖,那如今的‘新國十條’則讓保險業站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起點上。”一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如此感嘆。
  8月10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下稱《意見》,相對于2006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國十條”,被保險業內稱為“新國十條”。在3天的緩沖期后,昨日“新國十條”終于揭開神秘面紗,其中,稅收遞延和巨災基金是最引人注目的兩點。
  此外,有保險資管業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意見》中關于險資的兩條內容,即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以及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嘗資本市場協調發展,亦值得充分重視。
  “新國十條”的“新意”
  從年初傳出“新國十條”至今,業界對其可以用翹首企盼來形容。7月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仿佛給保險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保險業對“新國十條”的落地又增加了一層希冀。
  申銀萬國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評論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部署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國務院層面如此大篇幅強調保險業發展,較為少見。而多家券商保險行業的中期策略報告中均強調了政策利好、保險“等風來”的主題。
  據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新國十條”無論是目標還是細節內容都賦予了保險業前所未有的歷史地位。“國十條”發布時,保險還是朝陽行業、新興行業的發展階段,而現在行業正處于起飛的前夜。
  《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完成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到3500元/人的發展目標。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國十條”的深刻意義還在于這是國務院層面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來系統性地定位保險業,是首次對保險業的支持政策做系統性的表述。文件的起草更多的是站在國家角度,而非行業角度;對于業務的發展的表述,亦都是自上而下的。
  承保端創新
  《意見》中提及多項保險業務的發展,共從10個方面、31項內容闡釋了保險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藍圖。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創新點則是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和巨災保險。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業內呼吁多年的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終于落地,且首次對外提出試點實施的時間表,預計2015年將啟動。對于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這也是本報記者近一段時間以來采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
  長期以來,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一直處于“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局面,而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后,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就呼聲再起,而“新國十條”終于帶來了政策的春風。
  據了解,保險業內提出實施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已有十年,其中上海作為首個試點率先實施的呼聲最高,試點方案已經成型,曾多次上報各部委,一直未落地。2013年前后,由于人身保險費率改革的開啟,上海試點再成熱點。此外,保監會還曾配合人身保險費率改革向各保險公司就《上海稅收遞延養老保險費率政策改革試點實施辦法》征求意見。
  《意見》在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下,顯示要研究完善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其中包括完善健康保險有關稅收政策;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落實和完善企業為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和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落實農業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結合完善企業研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政策,統籌研究科技研發保險費用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問題。
  另外一大創新點則是“新國十條”在巨災保險上的布局。涉及巨災保險的相關政策中,《意見》明確,要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商業保險為平臺,以多層次風險分擔為保障,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此外,對于研究建立巨災保險基金、巨災再保險等制度,逐步形成財政支持下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各地根據風險特點,制定巨災保險法規,建立核保險巨災責任準備金制度,建立巨災風險管理數據庫等《意見》均有所涉及。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新國十條”在巨災保險上的布局,將顯著解決巨災保險制度發展一直遇到的缺少頂層設計與財政支持兩大問題。另有財險公司高層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國十條”的東風下,巨災保險從頂層設計取得突破的進度將不斷加快。巨災保險在更大范圍內的風險分散、互助共濟的作用將得到發揮。
  除上述兩項內容外,《意見》還對養老和健康醫療、責任險、“三農”保險等多個層面闡釋了推進保險行業轉型發展的支持和內容。
  投資端創新
  除了承保端的業務推動,“新國十條”還在投資端大力創新。回溯“國十條”下發后保險業的回應,投資端的反應亦較為明顯。
  《意見》中強調,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在保證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
  鼓勵保險資金利用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鼓勵保險公司通過投資企業股權、債權、基金、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形式,在合理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為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相關政策。
  據上述保險資管業內人士解讀,保險資金的運用自險資新政后松綁不少,而2013年以來,保險資金方面的新政亦頻頻落地。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8月,保監會印發《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保險機構通過投資企業股權、設立小微企業項目投資支持計劃等,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資金支持。此外,保監會進一步落實保險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將保險資金可以投資的股權基金,進一步放寬至包括成長基金、新型戰略產業基金在內的多種基金類型,支持保險資金以基金方式投資小微企業。
  《意見》中關于投資方面的另一大亮點,則是明確提出要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嘗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其中,包括進一步發揮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作用,為股票市懲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鼓勵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允許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夾層基金、并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穩步推進保險公司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探索保險機構投資、發起資產證券化產品;探索發展債券信用保險;積極培育另類投資市常
  上述資管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上述內容覆蓋了目前保險資金創新的多個方向,會繼續密切關注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在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要推進組建全行業的資產托管中心、保險資產交易平臺、再保險交易所等基礎平臺的建設。
  數據顯示,2013年保險資金運用累計收益3658億元,比2012年增加1573億元,增長75.4%;從投資收益率看,2013年末投資收益率為5.04%,比2012年增加1.69個百分點,創4年來最好水平。長期看,隨著另類投資收益的逐步釋放,保險資金運用收益水平長期向好。?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