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一些西方國家,由于消費者信心繼續增強,加之黃金飾品再次回歸時尚主流,黃金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美國和英國的金飾需求分別同比增長15%和21%,至26公噸和4公噸 ]
全球黃金需求在經歷了2013年的狂飆式增長以及2014年一季度微量增長后,二季度卻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黃金需求大國。
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的2014年第二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數據顯示,經過特殊的2013年后,黃金需求呈現出向長期趨勢的回歸。由于消費者及投資者走出了去年的極端,市場行為更加謹慎,第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為964噸,同比下降16%。
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下滑最為明顯。中國二季度黃金消費需求同比下降52%至192.5噸。印度第二季度黃金需求年率下降39%至204.1噸。
而中國黃金協會此前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569.45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量減少136.91噸,同比下降19.38%。
中國和印度今年全年黃金需求預計低于去年。世界黃金協會在二季度的需求報告中下調印度今年黃金需求預估至850~950噸,此前預估為900~1000噸;下調中國今年黃金需求預估至900~1000噸,此前預估為1000~1100噸。
從分項數據來看,占全球黃金總體需求一半以上的金飾需求在2014年第二季度下跌至510公噸,同比減少30%。印度與中國分別購買了154公噸與143公噸金飾,繼續成為全球金飾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
然而,在一些西方國家,由于消費者信心隨著經濟向好而繼續增強,加之黃金飾品再次回歸時尚主流,黃金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美國和英國的金飾需求分別同比增長15%和21%,至26公噸和4公噸。
雖然消費者的實物黃金需求放緩,但央行依然是購買黃金的主要力量。各國央行在2014年第二季度共買入118公噸黃金,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8%。這是全球央行連續第14個季度成為黃金的凈買家。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央行購買黃金背后的推動因素包括:各國央行繼續推進減持美元的多元化資產儲備,以及伊拉克與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危機。
就投資需求而言,今年第二季度投資需求總量(包括金條與金幣投資以及ETF投資)上漲4%至235公噸。不過,二季度金條及金幣的投資量同比下降56%至275公噸。
事實上,金融危機過后金條與金幣的投資一直穩居高位,但中國與印度目前的黃金需求走弱拉低了全球投資量。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印度投資者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如金幣進口禁令;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對隨身攜帶現金及其他“硬資產”的限制。中國的投資需求也同樣受到了某些因素的抑制,包括不明朗的金價走勢,以及去年搶購熱潮退去后的低落。
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還指出,今年二季度,很多投資者認為金價走勢不明,而在價格敏感型市場中,交易員也會因為市場的低波動而變得更不活躍。與去年相比,二季度投資者對ETF的看法有所改觀,ETF減持量為40 公噸,僅為去年同期減持數量的十分之一。ETF在二季度伊始出現大幅減持,而在季度末則轉為微弱的增持。
世界黃金協會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郭博思(Marcus Grubb)指出,金飾購買者仍在消化去年因特殊情況而購買的黃金,黃金市場在經歷了特殊的2013年后,正逐步趨于平穩。
至于黃金供給量,世界黃金協會預計,2014年的供給量將達到頂峰,并在未來的4~6個季度中維持高位。年初至今,金礦產量同比增長58.2公噸。預期這種漲勢在接下來幾個季度將趨緩,因為供給面日益收縮,生產者降低成本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就再生金而言,今年年初至今,再生金供給量為578.3公噸,使得今年上半年成為自2007年以來總供給量最低的上半年。世界黃金協會分析認為,穩定的金價也使得消費者不愿意出售手中持有的黃金。在工業化市場環境下,消費者貢獻的再生金有所收緊,但似乎已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