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回老家韶關,記者發現數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拔地而起,僅湞江片區就有東環商貿城、義烏國際小商品商貿城兩個項目落成,后者于10月1日開盤,動靜不小。
? ? ?義烏商貿城這個項目是韶關市的“三舊(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項目之一,占地16萬平方米,絕大多數用的是老牌國企韶關油泵油嘴廠的地,類似的項目還有國企甘油酯廠改造項目。
? ? ?該商貿城營銷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一至三層定位為小商品經營區,為粵湘贛地區一站式小商品批發采購基地。
? ? ?記者自小在韶關老國企遠大機械有限公司長大,彼時韶關作為珠三角工業重鎮,化工機械、礦山裝備、鋼鐵、冶煉等資源型重工業頗多。行業的特性也決定了韶關國字號企業眾多,韶鋼、韶能、韶冶、韶鑄、遠大機械、宏大齒輪等皆實力不俗。
? ? ?之后,在改革的浪潮中,諸多地方國企開始走下坡路,且落魄的方式也大同小異,高耗能產業面臨發展瓶頸,第三產業、高新產業后來居上,一點點侵蝕大家曾以為的鐵飯碗。
? ? ?1999年-2005年,筆者初高中階段,父母所在的企業遠大機械宣告破產,由上市集團韶能收購,后在2003年徹底私營改制;幾乎同時期,宏大齒輪廠被韶能集團吞并,后效益一直不佳;2005年,韶關退出煤炭生產行業,韶冶、韶鋼等老企業的業務受到重創,礦石資源對外依賴度一度超過60%,兩家企業及相關企業共5萬多人失業,所有火電廠用煤完全依賴從外地調運或進口。
? ? ?現在,除了韶能集團還保持著良好的效益和股價表現外,韶鋼背負龐大的債務,韶冶、韶鑄、韶關油泵廠等幾大改制后的國企,均難再現昔日輝煌。曾經在當地占據絕對地位的國企競爭力變相衰退也印證在了經濟數據上,截至上年末,韶關市經濟總量才456億元,而彼時深圳的經濟總量已接近1.3萬億元。
? ? ?身為廣東老工業基地,韶關的鋼鐵、有色金屬等產業優勢依然存在,這些年韶關也一直打出“產業升級和轉型”的口號來捍衛自己珠三角地區制造業配套產業基地的地位。
? ? ?咋實現?大建產業園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韶關就已建立莞韶產業轉移園區、華南特鋼產業基地、廣東稀土產業基地、廣東裝備制造業基地等產業園區。
? ? ?以莞韶產業轉移園區為例,目前園區落戶項目300多個,在建項目112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6家,從業人員3.8萬人。2013年,莞韶產業園的工業增加值突破32億元,同比增長約19%。
? ? ?如果說上述一系列工業地產建設是老工業基地的自我優勢延續,那么義烏商貿城等商業地產的興起則是韶關對零售消費類行業等非傳統優勢領域的探索。顯然,韶關也想建立自己的商圈,來盤活一些已經失去生命力的資源,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