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融數據表現平穩,由于穩增長仍是當前重要任務,而國內外復蘇不及預期,政策仍需持續發力。在財政政策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年內貨幣政策寬松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
盡管9月新增信貸和M2同比增速雙升,但另兩個數據傳遞出的信號并不樂觀。一是剔除了基期“沖時點”因素之后的M2依然在13%的目標之下,二是9月社會融資總量同比減少3598億元,前三季度社會融資總量則比去年同期少1.12萬億元。盡管前三季度信貸投放并不慢,新增信貸同比多增4045億元,社會融資總量和M2卻并未出現強勁增長。這一反差背后,既有以房地產等行業收縮為代表的需求下行的影響,也有金融監管帶來的影響,導致信托貸款同比少增1.23萬億元。因此,僅靠加大信貸投放不足以實現調控目標。為了保證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貨幣政策仍需加大調控力度。
從國際看,歐元區經濟復蘇道阻且長。隨著主要經濟引擎德國經濟陷入低迷,本已苦于應對經濟增長乏力和低通脹的歐元區面臨新的風險。數據顯示,德國工業訂單和產出大降,出口也銳減。英國9月CPI年率降至1.2%,增幅創2009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9月零售物價指數月率從0.4%降至0.2%,年率下滑至2.3%,增幅創2009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經濟復蘇慢于預期,已迫使歐元區考慮進一步的寬松措施。?
美國經濟復蘇趨勢較確定,但數據也存在反復。由于歐元區與新興經濟體復蘇態勢緩慢,美元再成資金避風港。同樣需要進一步觀察的,還有中美之間貨幣政策背向而行的影響。中美貨幣政策的差異,將加大境內外資本流動波動和匯率波動。當前,境內外利差趨于縮窄、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在、房地產市場下行、人民幣匯率預期分化均不利于外匯占款多增。值得注意的是,9月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較6月末下降1000億美元。未來若美元持續走強,資金流出的壓力也將增大。
下周公布的三季度GDP等數據可能也不容樂觀,不排除低于預期。近期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出現疲弱,企業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預期和動力不足。未來去產能及制造業轉型升級將延續,風險因素不容忽視。房地產市場調整是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重要原因,預計將進一步下降。需求疲弱導致煤炭、有色金屬、鐵礦等面臨減產,采掘業及上游工業制造行業投資增速急劇下降并有負增長風險。工業領域已持續處于通縮狀態。
穩增長仍是今年的重要任務,預計年內定向調控將加強。社會融資數據顯示,信托貸款已連續3個月負增長,反映銀行同業業務因監管原因正在去杠桿,信托通道融資還將持續減少。整體而言,影子銀行融資仍然受到嚴格抑制。嚴格的監管在長期內有助于消除金融風險,但短期影響則需要強力的銀行借貸來彌補。在資金價格方面,央行將通過引導包括回購利率在內的一系列利率下行,致力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