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人權藍皮書》指出,中國農村的最大人權問題是大量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5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中國農村減貧取得重大進展,但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仍然很大。
據官方的統計,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已經減少到了2010年的2688萬,貧困的發生率也從30.7%下降到了2.8%。592個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的貧困人口從2001年的5677萬人已經減少到2009年的2175萬人,農民人均的純收入從2001年的1277元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年均實際遞增率實際上是高于國家的平均增長水平。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經濟得到較快發展。2001-2009年,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2658.1元增加到9549元,增長了2.59倍,年均增長17.3%。到2000年,貧困地區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有所下降。辦學條件得到改善,592個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中有318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的文盲目標。2009年,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實現鄉鄉有衛生院、絕大多數的貧困村有衛生室的目標,適齡兒童在校率達到97%,接近了全國的平均水平。
藍皮書指出,盡管中國在減緩農村貧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很大。一方面,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規模大,返貧的壓力增大。數據表明,2008年中國的貧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中脫貧,而2009年3597萬貧困人口中,則有62%是返貧人口。藍皮書分析認為,返貧原因主要有自然災害、重大疾病和環境因素等。這也反映了貧困人口的脆弱性和致貧因素的復雜性,也加大了減緩農村貧困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