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官方智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周三表示,投資增速趨穩、消費平穩增長、再加上出口較上半年有所改善,這“三駕馬車”組合起來將支持四季度經濟走向平穩,不會再繼續回落,全年7.5%左右的增速目標可以完成。
他在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并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政策面還是要保持定力,強調定向發力、精準發力,貨幣政策應繼續堅持穩健。
他指出,三季度7.3%的經濟增速在預料之中,主要是受房地產業調整和轉型的拖累;而政府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已經采取針對性舉措,來穩增長、穩定市場需求,特別是穩定投資增長。

張立群表示,三季度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新開工了一批重大項目,而財政部目前已研究提出地方債存量問題的處理方案,一些影響基礎設施投資的問題譬如資金不足,現在正在加快得以解決。
他并具體介紹稱,這個解決包括對地方政府基建項目進行甄別,對其中有效益、有前景的項目采取措施,譬如在信貸資金上可以從中央財政角度給予一些必要的支持。
“據我個人的觀察,三季度已經在加快落實中了。這個落實會使基礎設施投資在四季度走穩、或者穩中略升,”他說,基建投資四季度會比三季度有所好轉。
兩位消息人士周二對路透表示,財政部于近期下發了《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存量債務甄別及處置工作。
至于房地產業的調整和轉型大致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拿地難,另一方面是賣房難,兩方面合力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降,進而拖累鋼鐵、水泥、有色、工程機械等領域訂單的減少。
張立群認為,拿地難的問題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解決,但賣房難目前主要是因為買落的預期,買房者預期未來房價下降而等待才出現的賣房難。
“賣房難的問題在大城市是一個短期現象,這種剛性的、特別是改善性買房需求,在大城市數量是很大的,而且最近在等待當中正作為一個存量加快地在增長,”他說,最終還是要釋放,而且釋放的條件也正在成熟當中。
張立群個人認為,大城市房價持續、明顯下降的可能性應該說很小;而且隨著限購、限貸政策的逐漸放松,大城市樓市回暖四季度預計會逐步明顯起來。
“房地產投資的增長有望在四季度從這樣一個比較快的回落轉到相對比較平緩的回落,甚至逐步由落轉穩,”他說,“這些變化和基礎設施投資的變化組合起來,就會支持投資增速由前三季度的持續回落開始轉到比較平緩的回落,或者由落轉穩。”
中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3%,降至五年半低點;但同時,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較8月低點高出1.1個百分點,暫時緩解對經濟下行的擔憂。
**政策面需保持定力**
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呈現進一步疲態,8月工業增速一度降至6.9%的近六年最低水準。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都要求政策面持續寬松來穩增長,并為改革保駕護航。
張立群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走向“新常態”的過渡階段,面對這樣一個經濟運行狀態,通過穩增長政策使經濟增速穩定在7-8%之間,應該說是過渡期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個轉變時期我們反應過于激烈的話,可能使這種轉型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擾,”他說,“從財政和貨幣政策來看,還是強調定向發力、精準發力是比較恰當的。”
他認為,貨幣政策還是應該堅持穩健的原則,雖然目前通脹壓力減弱,但貨幣政策還應該關注防風險,需要在穩增長和防風險兩個目標之間有一個合理的權衡。
“在轉型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困難企業是不愿意主動退出的,很多都是依靠拆東墻補西墻來維持,所以貨幣政策的力度如果把握不當,很有可能會使得不良貸款增加,”張立群稱,所以不能僅僅說從穩增長角度來看,不管是誰需要貸款都給積極的支持。
他認為,貨幣政策主要還是從總量上來把握一個分寸,這種有針對性的支持可能還需要財政政策來配合,比如財政必要的貼息、擔保,對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特定企業的特定稅收、擔保、貼息等的支持,它可以和貨幣政策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定向發力、精準發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