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稅收增速逐季回落,稅收收入增長逐步向新常態轉變。”這是財政部例行的季度稅收收入分析中首提“新常態”。
11月6日,財政部稅政司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稅收收入情況分析》。財政部稱,1~9月份,稅收收入呈現四個特點:總收入增速回落;增速“東高西低”;“三產”增速高于“二產”;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增速普遍回落。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認為,從趨勢上看,今年稅收增長顯現出前高后低的趨勢,這個結果既有經濟的影響,也有營改增和稅收優惠等改革和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同時,一些行業稅收在增長,而另一些行業稅收在下降,是宏觀經濟從傳統狀態向新狀態轉變過程中的一種結構性變化反映。在宏觀經濟新常態條件下,經濟的結構性分化,將帶來稅收增長的行業分化和區域分化,并將成為今后稅收增長的一個新常態。
的確,稅收增速行業分化明顯。
前三季度在19個重點工業行業中,煤炭、鋼坯鋼材行業增值稅增速同比分別下降23.1%和12.6%。商業增值稅平穩增長,批發業、零售業同比分別增長3.3%和2.5%。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值稅收入增長顯著,同比分別增長173.9%和79.8%。
而在前三季企業所得稅增速方面,汽車、建材企業增幅超20%,而煤炭、原油行業同比分別下降48.2%和16.6%。
不僅僅是行業分化,區域分化也明顯。
前三季東、中、西地區稅收收入分別增長8.3%、6.7%和6.2%。部分資源類產業集中地區稅收收入形勢惡化。山西、內蒙古、遼寧和黑龍江省稅收收入分別下降9.6%、9.3%、3.2%和3.1%。
為何前三季度稅收如此不給力?
財政部分析稱,首先,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內的主要經濟指標紛紛回落。其次,物價水平總體較低,PPI持續負增長超過30個月。再次,房地產還在調整中,1~8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8.9%。最后,“營改增”等政策性減收比上年同期新增減稅約為400億元。
“增長分化是當前財政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如何順勢而為,是宏觀政策與改革措施出臺應考慮的重點。”劉尚希認為,當前應當把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經濟高質量的增長放在首位,政策重點轉向經濟環境、投資環境、創新環境的優化上來,讓市場來選擇行業、企業的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