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2014年有望成為“對外投資元年”

2014年有望成為“對外投資元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0 11:13  來源:中金在線   瀏覽次數:39
? 盡管今年的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還要等到明年公布,但業界對將今年有望成為“對外投資元年”的判斷愈發堅定。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克平日前在出席北京國際金融論壇(IFF)2014年會時表示,今年或明年將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元年,2013年我國對外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已經非常接近。
  他進一步解釋稱:“所謂元年可能意味著中國將在一個很近的十年成為對外投資的凈輸出國。”
  我國將進入資本輸出時代
  “很多觀點都在說明2014年中國的ODI將可能會超過FDI,今年可能會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元年。”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在上述論壇談及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也表示,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會達到120億美元左右,在未來兩年內,將會迅速超越中國利用外資的數量,逐漸進入資本輸出時代。
  有理論研究認為,人均GDP達到4750美元的轉折點,一個國家會從資本進口國變成資本輸出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人均GDP達41908元(約合6767美元),也就是說,我國人均GDP水平已經步入資本輸出國的階段。
  今年9月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13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較上年增長1.4%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創下107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2.8%,連續兩年位列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
  之所以今年被學界業界稱為“對外投資的元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了幾個原因:首先,今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ODI)首次超過外商直接投資(FDI)。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112.1%。與此同時,當月FDI為72億美元,同比下降14%。
  其次,我國在外匯儲備和資金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并且境外投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能力“走出去”,且國內部分產業處于飽和狀態,需要海外轉移產能過剩產業。企業通過“走出去”可以較低成本利用海外資源,有助于規避商品貿易摩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同時,拉動國內商品輸出和勞務輸出。
  徐洪才表示,海外投資的形式主要有:一是“綠地投資”,即在海外發起設立公司,二是跨國并購形式,目前已經成為海外投資的主流形式,跨國并購越來越多,涉及行業越來越廣泛。此外,還可以通過提供貸款等海外援助手段。
  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近年來,企業海外并購步伐加快。2013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4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權項目,創迄今中國企業海外單筆并購金額之最。今年10月,安邦保險斥資19.5億美元收購美國華爾道夫酒店大樓,刷新險企海外投資新紀錄。
  《公報》顯示,2013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并購項目424個,實際交易金額529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37.9億美元,占63.9%;境外融資191.1億美元,占36.1%。并購領域涉及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16個行業大類。
  亞洲基礎設施銀行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表示,不僅是對外投資的資金流,在存量上中國的對外投資分布在世界各地。這些中資主要投入到租賃、商務和商業服務,金融、礦業、零售、酒店業、批發零售和一些制造領域。隨著對外投資的進一步發展,所涉及領域也更加多元化。
  從對外投資的未來趨勢看,張燕生在論壇上分享了其研究結果:到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有可能超過1.2萬億美元,中國累積的進口可能會超過1.7萬億美元。中國在未來的七年給世界其他地方所創造的就業可能超過700萬,對世界增長的貢獻可能會保持在每年27%。
  徐洪才表示,對外投資的擴大順應了人經濟全球化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潮流,實現貿易的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實現雙邊雙贏,對當地增加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
  放寬居民境外投資在望
  招商銀行5月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內地超過30%的高凈值人士、超50%的超高凈值人士持有境外投資。此外,僅今年上半年,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7%,達54億美元。其中,上半年中國海外住宅投資總額較去年同期飆升84%,達15億美元。
  目前中國對外投資主要以企業海外投資為主,由于個人對外投資受客觀因素制約,通過QDII、SPV、商業銀行發行的外幣理財產品等形式實現海外投資,但境內居民年度購匯金額限制在5萬美元,海外置業成為居民境外投資的重要途徑。
  “目前對外投資中企業居于主體地位,受制于客觀因素,個人投資渠道相對有限。”徐洪才說。
  但這一情況有望得到改善。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易綱近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鼓勵外資參與境內并購重組,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
  針對國內目前的個人海外投資現狀,好望角咨詢CEO詹惠敏建議:國內高凈值人士配置海外資產時, 首先取得海外身份,進而在更多的海外市場中選擇更合理的投資工具進行資產配置。“過去海外身份的需求主要是為了移民和子女留學,現在全球多元化資產類別的投資機會,使得海外身份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起點。”?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