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宅市場有所回暖,但豪宅市場卻提前“入冬”。
亞豪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金九銀十”這兩個月期間,北京別墅市場共實現成交320套,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8%,也創造了歷年“金九銀十”的成交新低。
而從月度走勢來看,10月北京別墅市場共實現成交171套,相比9月增加15%,但是成交面積4.88萬平方米,環比卻出現2.4%的下滑。別墅市場成交依舊在低位持續徘徊。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別墅市場降溫,體現了購房者置業需求的轉變。隨著限貸政策的放松,購房者對于改善型物業的購置便捷程度在提高。所以一些別墅,尤其是郊區別墅的市場吸引力反而下滑了。別墅市場提前入冬的背后,反映了目前住房需求處于大調整的狀態中,而這也會促使房企在未來的產品定位上做出修正。
別墅量跌價漲
亞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成交價格來看,今年“金九銀十”期間北京別墅市場成交均價高達35223元/平方米,這一數據也創造了歷史同期新高。從分月數據來看,10月別墅成交均價為32505元/平方米,環比下滑14%。
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京別墅成交下滑的原因,主要是限購政策尚未放開,外地需求不能進京。其次是購房者對于別墅的投資比較謹慎,也制約一些購買力。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由于近兩年土地出讓規則的微調,即“達到競價上限后競建自住房或保障房”,使得別墅用地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在剛性成本壓力下別墅項目的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中低價位的經濟型別墅供給匱乏,高端別墅成為市場主力,結構性原因導致今年來別墅市場的成交量雖然一直不景氣,但成交價格卻屢創新高。
如果從年度數據看,北京別墅市場的價格漲幅繼續攀升。根據克而瑞數據庫的數據,北京在2014年前10月的別墅均價為35562元/平方米,對比2013年全年的30027元/平方米的均價,上漲了18.43%。
但是,這樣一個漲幅其實在收窄,2013年的北京別墅價格同比漲幅達到了21.62%。
對此,嚴躍進表示,別墅本身就是一種稀缺品。所以價格上漲符合市場預期。當然,今年市場出現了降溫,所以會牽制別墅價格的上漲。對于購房者而言,如果一定要購置別墅物業,那么從價格走勢看,還是應該積極入市。因為從北京目前的土地政策看,此類別墅物業未來的供地計劃在收縮。
短期內仍處低迷周期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0月北京別墅僅3個項目入市銷售,共新增別墅產品87套,相比9月雖然入市項目個數增加1個,但供應量卻減少了5套。至此,2014年“金九銀十”期間北京別墅總供應量共計179套,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8套,也創造了近4年來同期新低。
高姍認為,造成供應低迷的根本性原因是別墅購房需求的萎靡,另外與近期整體行業形勢變化不無相關。9月開始,北京陸續出臺數項放松調控的政策,對于房企來說,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沖刺年度銷售任務,房企推貨的主力必然是瞄準信貸政策的放寬對象,即剛需及首次改善型客群,因此中低端住宅產品推至“一線”成為主打產品,而高端別墅類項目推盤計劃則暫時“擱置”。
有分析認為,受到這兩個月供應低迷的影響,雖然10月成交數據環比略有上升,但是回暖后勁不足,在沒有新的明確指向高端客群的利好政策出臺之前,預計短期內別墅市場仍將處于低迷周期。
嚴躍進表示,在央行限貸政策松綁后,部分群體的二次置業難度在降低,所以一些市區的中高端公寓反而有了更大的市場,而別墅則會冷落。
嚴躍進認為,如果從目前的市場和政策走向看,未來改善型物業的市場需求會不斷釋放,但這主要以普通住宅的物業類型為主。所以不排除房企在各物業市場接受程度不同的背景下,積極調整未來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