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多項指標增速趨降
2014年,我國工業生產繼續處于下行通道,增速呈現穩中趨緩的基本態勢。
1.投資增速緩中趨降,總體處于減速態勢
受出口增長不如預期、國內經濟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期,以及房地產市場周期性調整下行等因素影響,2014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了逐月放緩的態勢。2014年1-11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5.8%,增幅較2013年同期下降4.1個百分點。去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低位平穩,基本在101附近,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為15.3%,同比回落4.9個百分點。
2.投資的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投資的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增速持續快于第二產業投資增速。2014年1-11月份,第一產業投資占比2.4%,第二產業投資占比41.7%,第三產業投資占比55.9%,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降低1個和提高0.8個百分點。
在三大主要投資領域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明顯減速,制造業投資繼續回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主要支撐力量。從增速看,2014年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較2013年同期低5.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20.9%,較2013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9%,較2013年同期低7.6個百分點。
從貢獻來看,2014年1-11月份,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投資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71.9%,拉動投資增長11.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拉動投資增長4.6個百分點,同比放慢1.8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投資增長4.4個百分點,同比放慢0.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拉動投資增長2.4個百分點,同比放慢1.5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在產能過剩繼續發酵的大背景下,制造業投資繼續放緩,新增投資動力不足。房地產市場周期性調整下行,供過于求的矛盾集中釋放,房地產開發投資顯著回落。受益于新型城鎮化建設、鐵路建設、水利建設、環保建設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持續高速增長,成為支撐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3.投資的區域結構繼續改善
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持續高于東部,但減速幅度相對較大。2014年1-11月,東、中、西部地區投資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4.5%、17.4%和17.7%。與上年同期相比,東、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分別回落了3.9、5.6和5.4個百分點。投資的區域結構持續改善,中、西部地區投資比重逐月提高,產業轉移和基礎設施加速改善成為驅動中西部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減速較大。
4.投資的主體結構有所優化,但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較大
2014年以來,我國民間投資增速繼續保持著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態勢。2014年1-11月,我國民間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7.9%,高出同期總投資增速2.1個百分點,占總投資的比重達到64.6%。但是,在本輪投資減速的過程中,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長時期大于固定資產投資,表現在兩者之間的累計同比增速差值在不斷縮小。2014年1-11月,民間投資增速較上年同期降低5.3個百分點,而總投資增速僅放緩4.1個百分點。
5.高耗能行業投資未得到有效控制,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降幅擴大
2014年以來,受制于產能過剩、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實際利率較高等因素影響,制造業投資繼續減速下行,其內部結構出現分化。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未得到有效控制,累計同比增速降幅顯著收窄。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降幅則有所擴大。
2014年1-11月,高耗能行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1.2%,較上年同期低3.4個百分點,低于總體投資增速4.6個百分點。高耗能投資減速有利于節能減排,但是去年以來高耗能投資增速并未逐月走低。尤其是2014年6、7月份以來,高耗能投資增速出現了明顯回升,河北、山西、內蒙古三省區工業增長有所加速,透露出地方政府在增長和環保之間的艱難權衡。
2014年1-11月,裝備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2.3%,較上年同期低5個百分點,低于總體投資3.5個百分點。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出現明顯回落,反映出整體投資形勢的低迷。其中,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速受反壟斷深入的負面影響有所下滑,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在上年較高增速背景下有所回調。受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運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