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歐元區QE推出后,周五中間價大幅下調;此后的周二(1月27日),歐元/美元明顯回升,人民幣中間價也大幅反彈。可見,當前中間價更多體現了一籃子貨幣的變化,而此前更多的是盯住籃子中的美元。
自上周五開始,坊間便頻傳“央行降息”,盡管央行證偽,但仍體現了市場對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的強烈預期,加大了人民幣的下行壓力。
2015年唯一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央行意在使中間價更加浮動,因此歐元貶值的趨勢或將更多地體現在中間價里。例如,周四(1月22日)
萬億歐元區QE推出后,周五中間價大幅下調;此后的周二(1月27日),歐元/美元明顯回升,人民幣中間價也大幅反彈。可見,當前中間價更多體現了一籃子貨幣的變化,而此前更多的是盯住籃子中的美元。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博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未來應關注歐元版QE推動的國際資本流動及其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把中間價交給市場
雖然不乏外匯交易員和經濟學家警告—“央媽的心思你別猜”,但結合近期人民幣中間價的變化,仍可幫助推敲“央媽”的心思。
從歐元區QE推出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發生了明顯轉變—更多跟著歐元貶值,而非一味盯著美元,這體現了中間價更為市場化,這對于未來人民幣走勢無疑是一個重要參照。
“去年12月下旬,歐元兌美元貶值,但人民幣中間價還是升值,這說明央行出手維穩,未完全讓中間價反應市場供求。但今年自歐洲QE推出以來,央行的做法明顯更為市場化。”謝亞軒解釋說,隨著歐元區QE在3月將正式開啟,今后人民幣實際波動或將進一步擴大,對此市場需要長時間的適應。
此前,在萬億QE的后一天(1月23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大跌222個基點,2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盤繼續大幅貶值254個基點,創2014年6月以來新低,盤中一度逼近“跌停”,即逼近較中間價的最大波幅下浮2%。然而,1月27日,中間價跳高20個基點,市場紛紛認為央行“維穩現身”。
“其實,1月27日,歐元/美元有所回升,因此央行調高中間價也是基于市場的反應,可能并非干預。”謝亞軒認為。在他看來,由于調高中間價,即期匯率就很容易發生觸及下限“跌停”,這并不奇怪。此前,各界紛紛猜測中間價的設定是否背離了市場預期。
對于人民幣下一階段的走勢,此前不少分析師預計2015年匯率將在6.0至6.3這一區間波動,但鑒于央行的市場化意圖和歐洲寬松的不確定因素,人民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突破6.3這一點位,仍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據長期觀測,我認為央行并不擔心人民幣貶值,不是說央行可以接受貶值,而是基于一個重要前提—央行判斷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謝亞軒告訴記者。
謝亞軒舉例稱,在2012年4月匯改時,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匯價單日浮動幅度由0.5%擴大至1%,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但央行似乎并不在乎;去年3月再度擴大波幅時人民幣出現貶值,僅兩個月時間就將2012年10月以來的升值幅度全部抹平。從某種角度來看,央行應該是預期人民幣長期升值的。
此外,一直保持強勢的美元指數近期或出現回調,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將會顯著減輕。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說,隨著歐洲QE和希臘左翼政黨上臺,歐洲的利空因素有階段性出盡的可能,同時美國通脹不斷下滑,美聯儲加息時點有可能延后,這在本周聯儲會議聲明的措辭上有所體現。
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可能性小
除了揣測寬松預期對人民幣的影響之外,自瑞士央行意外宣布放棄將瑞郎與歐元掛鉤以來,市場還存在另一種聯想:強美元獨樹一幟,人民幣會否取消與美元的“軟盯住”?
從目前學界觀點來看,這種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脫鉤”會造成預期的自我強化,或致使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而這樣的結果絕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
當前,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新加坡元、英鎊等11種貨幣。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市場近年來對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定價不乏質疑之聲,呼吁匯率定價更加市場化的聲音漸漲。
對于市場的猜測,謝亞軒認為:“一籃子貨幣確實較難權衡,需要不斷調整,但仍是重要的”錨“。一旦”脫鉤“,人民幣的錨又在哪里?如果重新定義一籃子貨幣,要如何確定如日元、澳元、韓元等在人民幣中的比重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現實情況下,央行傾向于微調—調節中間價或擴大即期匯率對中間價的波幅。”
2014年3月17日起,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的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在采訪中不少經濟學家對記者表示,今年波幅或由當前的2%擴至3%-5%。今后,“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仍將是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方向。
人民幣大幅貶值幾無可能
當前,美元異軍突起,美元指數較去年7月以來升值逾16%。“若在強勢美元、弱勢歐元和新興市場貨幣普遍乏力的格局下,人民幣2015年仍能相對維穩,這無疑向世界顯示了人民幣的實力。”謝亞軒說。
其實,2015年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幾乎排除。2014年以來,以央行之間貨幣互換、人民幣國際結算和人民幣離岸清算銀行為主要內容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速度加快,需要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一個持續貶值的人民幣匯率顯然有悖于國際化的目標,這會減緩人民幣走弱的程度。此外,為防止跨境套利和套匯,人民幣匯率需要保持必要的波動性,加之2015年中國階段性的國際資本流出和流入將交替出現,這也會帶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招商宏觀報告指出。
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于2015年下半年對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的構成進行每五年一次的復核,一旦IMF把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IMF所有成員國的央行將通過持有SDR自動獲得人民幣敞口,人民幣躋身美元和歐元行列或不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