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表示,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當期市場的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余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前期政策效果顯現,未來幾個月宏觀經濟可能呈現企穩跡象。穩增長的后續政策仍有較多選擇,包括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擴大財政赤字、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對于中國是全球通貨緊縮的輸出者的說法,李克強表示,不能說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緊縮。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并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
國家統計局、工信部等部門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增速等經濟指標下行。平安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開局不利,就目前情況來看,3月份實體經濟仍難有明顯改善,但4—8月份宏觀經濟可能逐步呈現企穩跡象,因為前期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同時,新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陸續推出。在物價方面,有望出現CPI同比漲幅回升、PPI環比跌幅改善的理想搭配,市場情緒有望轉向樂觀。因此,對于一季度低迷的經濟數據不必過分悲觀,中國經濟仍具有足夠的韌性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結構調整和改革轉型。
民族證券認為,整體來看,1—2月經濟數據的疲弱在預料之中。盡管工業增加值數據創下新低,但1—2月投資、消費需求較2014年下半年沒有明顯減弱的跡象。鑒于結構調整導向不變,經濟是否已經觸底還需要進一步的數據支撐。從政策面看,2月央行已進行了降準、降息,貨幣政策已有放松操作,政策效果如何尚需觀察。此外,春節長假后基建項目的進一步開工有望對未來經濟增長構成支撐,預計短期內政策不會有大的動作,一季度GDP將增長7.1%。
“工具”有多種選擇
分析人士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將保持靈活性。在有明確的信號表明經濟企穩之前,繼續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預計貨幣、信貸環境整體將維持較為寬松的局面。
對于李克強總理所說的“工具箱”里還有哪些工具,民生證券認為,第一,貨幣寬松還會繼續,降息降準還會繼續出現,預計4月將是下一個關鍵時點;第二,類財政擴張還會繼續。盡管赤字率沒有大幅提升,但央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支持棚戶區改造、保障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在實際上將發揮類財政的作用。此外,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將繼續推進,醫療教育等服務業的開放將加大力度。
華泰證券預計,中國經濟在經歷一季度的下滑后,將在二季度企穩,而企穩的前提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進一步發力。預計二季度初,隨著北方氣候轉暖,財政端將逐步發力,財政對基建的支撐作用將顯著體現。同時,地產行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將逐步迎來邊際改善。出口在1-2月顯示出較強的韌性,二季度有望繼續從外需端支持經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