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收官之年,環境稅費改革政策出臺或將進入倒計時。
近日,全國政協網站公布了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部分提案,農工黨中央提交的《關于完善環境稅收政策頂層設計,加快建立環境稅制度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引人關注。
農工黨中央稱,目前,我國環境稅的方案設計和立法已經進入關鍵決策時期,極有可能在年內完成立法工作。同時,農工黨中央建議,對污染排放稅、碳稅、污染產品稅和生態保護稅四個稅目分別提出低、中、高三檔稅率方案。根據模擬預測,在低、中、高三檔稅率情景下,環境稅的理論征收規模分別為2405億元、4003億元和6815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兩會上,已有多位政協委員將關注點集中在環境稅改革領域。
環境稅成為關注熱點
農工黨中央提交的《提案》提到“環境稅方案應該從頂層進行全面、系統地設計”,并就此提出具體建議。
農工黨中央建議,從頂層出發系統構建獨立型環境稅。將四個稅目組合征收,在排放環節征收污染排放稅和碳稅,在消費環節征收污染產品稅,在礦產資源開采環節征收生態保護稅。在稅制優化調整大背景下,采取降低增值稅、所得稅等一般性稅負、對低污染產業采取稅收減免和優惠措施、為弱勢群體提供價格補貼、用環境稅收入建立國家環境保護基金等措施。
無獨有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在兩會期間也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環境稅立法過程的提案》,提出加快環境稅立法、盡快推進環境稅改革的建議。
立法時間有兩種說法
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完善資源稅費制度”,全面改革資源稅并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選擇防治任務繁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逐步擴大征收范圍。作為“十二五”的最后一年,農工黨中央在提案中對年內完成環境稅立法工作寄予厚望,認為“極有可能在年內完成立法工作”。
對此,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員姜克雋透露,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務院法制辦等已把對《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的討論提上日程,今年應該會出來。
但是,賈康認為,《環境保護稅法》還沒有進入立法程序,具體出臺的時間不好預測,這也是他提交這份提案進行呼吁的原因。對于征收環境稅會使部分企業成本增加的問題,賈康說,“只要環境稅設計的合理,企業就會趕快調整自己的行為,適應不了就要被淘汰出局,也就是淘汰了落后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