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防止金融市場跌入流動性陷阱

防止金融市場跌入流動性陷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1 08:17  來源:中金在線  瀏覽次數:25
?我國金融市場已經站在流動性陷阱邊緣。據媒體報道,上周應金融機構的要求,人民銀行向部分金融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回收了超過1千億元的流動性。這標志著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已泛濫到無處可去,到了需要主動交還給央行的程度。
今年前4個月,社會融資總量僅增加了5.7萬億元,比去年前4個月少增1.5萬億。社融的收縮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難。還是今年頭4個月,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同比增長僅6.5%,比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了5.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實體經濟投資項目籌措資金的速度還趕不上項目推進的速度,融資困境可見一斑。
在金融向實體的流動性傳導路徑未能打通之時,貨幣寬松更多體現在推升金融資產價格上面,而對實體經濟增長的帶動極為有限。從3月初至今,銀行間隔夜利率已經下降了2.4個百分點,至1%附近。相當于央行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了10次每次幅度為25基點的降息。但這并未改善實體經濟增長的低迷,反而將上證綜指推高了40%多,令資產泡沫化風險上升。
類似的情況在歐美早已出現。歐美國家的中央銀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通過QE大量投放流動性“淹沒”金融市場,力圖將資金擠入實體經濟。這些舉措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成效有限,卻大幅推高了金融資產價格,為未來貨幣政策正常化埋下了不小隱患。
歐美國家陷入此等困境還情有可原。在那些國家中,政策既難以直接提升實體經濟的投資意愿,也不易推升銀行的放貸意愿。除了將金融市場的利率不斷壓低,央行要刺激經濟確實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但我國完全有能力不重蹈歐美的覆轍。在穩增長方面,我國有較多的政策工具可用。對于占我國總投資1/4的基建項目,政府的掌控力很大。而放松地產調控政策也能有效提振地產需求,穩定占總投資另外1/4的地產投資。而在融資方面,只要放松對地方政府和地產的融資限制,就能疏導資金向實體經濟的流動,緩解實體經濟的融資難。放棄這些直接的穩增長工具不用,而一味在金融市場放水是舍本逐末,最終只能讓金融市場落入流動性陷阱,既無法穩定經濟增長,也加大金融泡沫風險。
當然,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要更多地轉向消費和創新拉動,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因此,通過強刺激基建和地產來維持高增長的老路不能再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基建和地產的融資需求就可不聞不問,人為對其融資設置障礙。經濟轉型需要時間,也很容易被經濟增長的失穩所打斷。所以,對于基建和地產融資,仍然要采取扶持的態度,而不能一味打壓。
近期,我們已經看到了對基建和地產融資的更多利好政策。在地方債務置換政策之外,發改委已放松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債約束,銀監會也給房地產開發貸展期開了口子。這些政策與我們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并不矛盾,反而有利于將金融市場的過剩資金導向實體,緩解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問題。
只有積極地用好這些穩增長的有效工具,我們才能避免重蹈歐美國家貨幣寬松的覆轍,不至于一方面實體經濟增長低迷,一方面金融市場吹大泡沫。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