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娃’,山寨也要認真點,兌點麥芽汁也敢叫格瓦斯?加點蘋果汁也敢叫格瓦斯?套個琥珀色馬甲也敢叫格瓦斯?格瓦斯不是啤兒茶爽……模仿,也請用心點!”這是秋林公司在官方微博上發出的聲音,也是這場娃哈哈與秋林之間口水戰的導火索。秋林稱自己才是中國最早的格瓦斯,制作工藝也是面包發酵而并不是高熱量的麥芽勾兌。而娃哈哈也緊隨其后以“誰都可以做格瓦斯”為自己辯駁,但娃哈哈這種勾兌的格瓦斯究竟算不算真正的格瓦斯?
娃哈哈新品格瓦斯剛上市不久,就引來質疑聲一片,當前最嚴厲的指責當屬秋林公司在微博上公開炮轟娃哈哈格瓦斯不正宗,只是勾兌的山寨品。業內指出,之所以出現多種格瓦斯齊鳴的亂象,是因為目前行業尚缺乏相關的參照標準。
秋林指娃哈哈山寨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日前則公開反擊,格瓦斯其實并非品牌名字,而是一種產品品類,“誰都可以做格瓦斯,重要的是消費者認誰”。他介紹,娃哈哈格瓦斯推出三個月之后,獲得了1000萬箱的預售成績,說明市場對于娃哈哈格瓦斯是認可的。
娃哈哈格瓦斯去年上市,今年開始重金推廣,“在娃哈哈格瓦斯投入了大量廣告費用之后,市場才知道了這個品類,秋林公司這種通過炒作方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做法屬于惡性競爭”。宗慶后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格瓦斯的前世今生
公開資料顯示,擁有近千年歷史的格瓦斯最早源于俄羅斯,后傳入哈爾濱。最早的格瓦斯是用面包干發酵釀制而成,所含酒精含量在1%左右,顏色近似啤酒略呈紅色,口感偏酸,屬飲料的單獨品類發酵飲料。
自秋林格瓦斯1900年面世以來,市面上不斷充斥著各種類型的格瓦斯,包括娃哈哈生產的娃哈哈格瓦斯、海林市天企冷泉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面包雨格瓦斯,以及得莫利生產的得莫利格瓦斯等多種品類,并且富含蘋果和藍莓等不同口味。另外,有消費者反映,在一些新疆餐館也會看到自釀的大桶格瓦斯,林林總總的格瓦斯不免令人眼花繚亂。
北京商報記者在得莫利格瓦斯配料中看到,含有面包發酵液、酵母菌和酵母花等,標為“發酵飲料”;而華威格瓦斯配料表中含有面包和啤酒花等。與之不同的是,娃哈哈格瓦斯則標注的是麥芽汁發酵飲品,配料表中含有濃縮麥芽汁、濃縮蘋果汁、安賽蜜和食用香精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商報記者隨機采訪的消費者中,基本都被蒙蔽了,在購買娃哈哈格瓦斯時都不知道該產品為勾兌的。而事實上,一旦飲品或是酒被打上“勾兌”的標簽,則在人們的意識里往往意味著不健康。
對此,營銷專家李志起(微博)表示,因為秋林格瓦斯只是在東北地區銷售,目前對于全國消費者來說,偏酸的口感一時還難以接受,娃哈哈是將秋林格瓦斯進行重新改造加工,成為一款迎合消費者口味的大眾飲料,但已經與專業的格瓦斯離得越來越遠。
誰才是正宗的格瓦斯
李志起還補充道,娃哈哈格瓦斯的口感和工藝與秋林格瓦斯均不一樣,秋林將格瓦斯做成一種專業和特色的飲料,而娃哈哈則把格瓦斯當做一種普通飲料來制作,價錢上也是秋林便宜一些。
為爭誰才是正宗的格瓦斯,最近秋林和娃哈哈之間可謂打得不可開交,除此之外,一些小品牌也加入格瓦斯大軍試圖分得一杯羹,直接導致格瓦斯市場混亂一片。“之所以出現這種亂象,就是因為目前格瓦斯還沒有相關的飲料標準可以參照,雖然格瓦斯由來已久,但是新生品類卻是近幾年才開始興起的。”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主任郭新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也正在計劃制定格瓦斯的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不排除以后市面上的幾種格瓦斯都包含在格瓦斯大的品類內。”
而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則認為,秋林和娃哈哈之間雖然是爭奪正宗之名,但是無疑會提升兩者的知名度,利于兩者未來的發展。在娃哈哈的大手筆營銷及口水戰的推動下,格瓦斯已經成為飲料行業內的新熱點,其他品牌也應借機有所作為,否則未來可能會失去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