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十大房企前十個月斥2387億拿地

十大房企前十個月斥2387億拿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8 13:50  瀏覽次數:25
  今年前10個月十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達到2387億元,同比上漲176%。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房企的大部分拿地集中于一、二線城市,它們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比例下滑37%。在近乎瘋狂的土地市場上,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分化同樣明顯。

一、二線城市狂搶地
 
  臨近年末,土地市場的瘋狂依舊。以北京土地市場為例,11月13日通州運河核心區3地塊招標,最高報價均超過之前區域同類型土地的最高成交價格,11月14日該區域再次招標兩地塊。10月31日以來,通州區域內同質地塊出讓已經達到了10個地塊,合計土地建筑面積供應高達98.34萬平方米,除了最初的4地塊樓面價在1.1萬元/平方米左右,最近成交和報價的地塊,最高價格均在1.3萬元/平方米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曾多次表示買不起高價地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其掌舵的華遠地產在11月11日也以12.1億元競得“北京市大興區孫村組團居住區B-17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項目(配建限價商品住房)”,剔除限價房和自住型商品房部分后,該地塊純商品房面積僅1.19萬平方米,樓面價逾1.7萬元/平方米,超過了該區域部分已入市項目的售價。一向以理智看待土地市場的任志強,都用“實屬被逼無奈”來表明當下房企在北京搶地的心態。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今年的土地成交額已經達到了1426.66億元,目前掛牌土地的底價合計已經達到130億元,而這些土地成交額有望突破200億元,若在11月繼續增加新掛牌土地,年內北京土地成交突破1600億元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會超過2010年1640億元的歷史紀錄。
 
  而北京土地市場只是今年以來大型房企在一、二線城市搶地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十大標桿房企(保利、富力、恒大、華潤、金地、綠城、萬科、雅居樂、招商、中海)購置土地金額明顯上漲,創造了2387億元的歷史紀錄,同比2012年前10個月的865億元,漲幅高達176%。
 
  在標桿房企購地面積占比中,三、四線城市土地僅占15%,同比下降37%,而在一線城市購入土地面積卻高達76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幅度高達146%。樓市中存在的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冷熱不均的情況,在土地市場表現得更為明顯。
 
  一、二線城市因為集聚了過多的資源,使得房價易漲難跌,而三、四線城市積壓庫存量巨大,需求上漲有限,兩相對比之下,大部分房企將拿地重點選擇在前者,而不敢在后者拿地。
 
  任務完成超9成
 
  標桿房企在一、二線城市瘋狂搶地,源于其銷售業績的樂觀。截至目前,28家房企公布前10個月銷售業績,銷售額全都超過年度銷售任務的9成,這28家房企前10個月銷售業績突破了9928億元,同比漲幅高達33%,10月單月銷售額合計達到了1292億元。而萬科等龍頭房企前10個月的銷售額更是已經突破去年全年業績,大部分房企都將創造自己企業的歷史最高銷售紀錄。
 
  潤為835億元,行業利潤率17.9%,凈利潤只有13%,相比2012年都出現明顯的下滑,在四季度的最后兩個月房企很可能開始追求高利潤,從而選擇惜售。
 
  “絕大多數一線房企都采取高周轉模式,策略是推行產品標準化和管理標準化。在未來幾年內,行業平均利潤率每年將降低1到2個百分點。樓市很難復制過去幾年的爆發式上漲,平均利潤的降低對房企的專業化要求更高,房企之間的競爭會越發激烈。”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醞釀中的“變化”
 
  在土地市場、樓市年末依舊火熱的情況下,一些環境因素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國房景氣指數為96.88,比上月回落0.37點,10月份全國市場房地產投資、土地成交、新開工等指標均不同程度下滑,直接導致國房景氣指數呈現平穩下行態勢。
 
  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突破政府底線的情況下,北上深紛紛出臺從嚴調控政策的情況,直接引領樓市政策環境的變化。
 
  清華大學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公開表示,房地產市場接下來會有巨變。李稻葵認為,由于開發商房屋銷售很理想,2013年土地拍賣明顯增加,地王不斷出現,由于他們看好后市房價,必定會加快建設進度,1年左右市場供應肯定會明顯增加,但2013年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同步大幅上漲,大量剛需高位接盤,意味著將來接盤的力量越來越弱,而且高房價還導致部分人徹底失去購買能力,使供求關系發生轉變。再加上貨幣政策已經從過度寬松,開始轉變為既不寬松也不緊縮的中性政策,都導致房地產市場大環境將發生變化。
 
  “未來增加供應改變供求關系,稅費手段改變市場需求結構等市場化的調控手段會更加突出,市場化的手段在房地產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更加明顯。”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表示。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