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了大約兩年之后,邯鄲市榮喜鋼鐵有限公司(簡稱榮喜鋼鐵)的“脈搏”在11月24日正式停止,但他的主人韓喜順卻并不認為自己將永遠告別鋼鐵行業,他在等待市政府下一步鋼鐵行業政策的出臺。
在11月24日邯鄲市組織開展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周日行動中,榮喜鋼鐵拆除了580立方米的高爐,是整個河北省周日活動拆除的規模最大的一座高爐,這家從1995年就建立的鋼鐵公司,經歷了鋼鐵行業從繁榮到虧損的歷程。
曾經最大的鋼鐵廠
乘坐301路公共汽車一路顛簸從邯鄲市區到峰峰礦區南大社鎮,下車提起榮喜鋼鐵,附近居民都十分熟悉,“那是我們這里之前最大的鋼鐵廠。”
不過記者在榮喜鋼鐵公司門口看到上面掛了3塊牌子,分別是“中共邯鄲市榮喜公司支部委員會”、“邯鄲市榮喜鋼鐵有限公司”和“邯鄲市鴻泰鑄造有限公司”,而鴻泰鑄造和榮喜鋼鐵均是本次邯鄲市拆除高爐的鋼鐵公司。
附近居民給記者揭開了謎底,“榮喜鋼鐵也叫‘鴻泰鑄造廠’,是之前建廠的時候買的別人的注冊商標”。正在記者與居民交談之際,榮喜鋼鐵門衛指向不遠處走來的一位中年男人告訴記者,這就是總經理韓喜順。
韓喜順顯得比較謹慎,詢問記者是否與當地政府打了招呼,他表示自從11月24日邯鄲市開展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周日行動以來,已經有很多媒體采訪過他。不過,隨后韓總還是帶著記者參觀了他的公司。
榮喜鋼鐵內部顯得比較老舊,高聳的高爐矗立在工地上,看上去早已停產多時,僅有五六個工人在做著水泥活。韓總一邊指揮他們,一面告訴記者,整個高爐完全拆除還要個把月,周日的活動主要是個開工儀式,因此現在高爐仍然矗立在廠里。
談到附近居民都表示榮喜鋼鐵曾經是之前最大的鋼鐵廠,韓總笑起來,“不僅是最大”,峰峰礦區煤礦、鐵礦資源豐富,其最早就是由采煤起家,公司采購的煤礦、鐵礦資源是當時當地最多的。但后來由于國家加強煤礦資源的管理,韓總轉而主要進行鐵礦石的開采和冶煉。
據了解,1995年榮喜鋼鐵有限公司成立,最開始年產生鐵只有3萬噸,職工450人,總投資6000萬元。后來幾經改造升級,榮喜鋼鐵淘汰了排污不達標的50立方米燒結機脫硫設備,并由僅有的230立方米高爐添加了580立方米的高爐,年生鐵產能也由3萬噸增加至94萬噸。不過,榮喜鋼鐵并沒有開滿產能,“年產量大約在60萬噸”,韓總告訴記者。
“拆除后等待政府指示”
在經歷鋼鐵市場的繁榮之后,韓總的公司開始遇到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的雙重問題。
韓總告訴記者,后來的幾年中,公司內部在采購這一重要環節上開始出現較大的管理問題,公司賬目混亂,加之市場上鋼鐵產能普遍過剩,價格大幅走低,成本又無法降低,讓自己的鋼鐵公司虧損不已,最后不得不停產。
韓總提道,2008年后半段正是金融危機影響最兇的時候,公司在當時確實經營比較困難,不過又很快振興了起來。隨后在國家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的大背景下,公司的銷售出現了短時間的起色,但內外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好,導致公司最終沒能挺過寒冬,“從去年就開始停產了。”
有消息稱,在邯鄲市組織開展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周日行動中,榮喜鋼鐵主要拆除了生產工藝連接設備,并停止了對榮喜鋼鐵的供電。
韓總對記者表示,現在政府推出獎勵機制,拆除這些高爐還可以獲得補助,這對于僵持約2年的公司來說是個轉機,所以,雖然580立方米的高爐并不在國家淘汰落后產能之列,但他還是響應國家鼓勵去鋼鐵產能的政策,把在市場上賠錢的高爐拆掉。
“待拆除完畢后,將向著節能環保的方向改造、升級,不過具體還要等待政府的指示。”韓喜順談到未來的計劃告訴記者,今后的轉型還沒有計劃增加新的鋼材品種,規模是否增加也還未確定。
從榮喜鋼鐵走出來,記者看到與榮喜鋼鐵緊鄰的另一家鋼鐵公司合信鋼鐵公司正在噴發著白霧,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目前,合信鋼鐵取代了榮喜鋼鐵成為當地最大的鋼鐵冶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