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央行重啟同業存單發行 中小銀行最受沖擊

央行重啟同業存單發行 中小銀行最受沖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4 09:09  瀏覽次數:42

近日,央行發布《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引發市場關注。

記者獲悉,初期10家銀行獲得同業存單首批試點發行資格,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浦發9家商業銀行和1家政策性銀行國開行。而上海清算所最新公告亦顯示,國開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5家銀行于12月12日發行了首批同業存單,發行量總計190億元;而在12月13日,交行、浦發、興業、招行和中信也成功發行了150億元同業存單。發行方式及價格方面,除了農行為招標發行外,其余均為報價發行。

由于同業存單被視為利率市場化存款端的突破口,在業界人士看來,作為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同業存單的推出意味著銀行間大額存單即將放開。有消息稱,大額可轉讓存單將于年內推向銀行間市場。

鋪路大額可轉讓存單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同業存單發行將推動利率市場化。其判斷理由是,同業存單參考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定價,意味著同業存款定價逐步以市場利率為基礎,推動了利率市場化。

記者注意到,央行官方微博稱,“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發行價格等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將有利于提高中長端Shibor基準性,規范同業業務有序發展,為金融機構提供有效的流動性管理手段,是探索穩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有效途徑。”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秘書長李憲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業存單業務的啟動,實際上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為同業存單不受信貸規模的限制,而央行通過信貸規模來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而同業存單業務打破了這一控制,拆進與拆出比較難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貨幣政策的調控難度。”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介紹,同業存單的說法是6月份銀行間市場出現“錢荒”后才提出的。“例如A銀行把錢借給B銀行,B銀行再把錢借給C銀行,形成一個鏈條,一旦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就會斷掉。”趙慶明稱,同業存單可以向第三方轉讓,因此可以對“一環扣一環”的鏈條有所緩解,不至于一個出現問題,影響整個鏈條的轉動。

對于發行額度的具體細節,央行并未公布。記者注意到,《辦法》第六條只是提及“存款類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于5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作為一種新型貨幣市場工具,同業存單的投資和交易主體只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機構投資者),但沒有個人或一般企業,因此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同業存單交易。

而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同業存單開啟的真正重要意義在于,為大額可轉讓存單鋪路。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以往商業銀行主要是依靠同業存款及同業拆借進行資金的補充和流動,但都是“背對背”的資金往來。簡言之,就是大家私下談價。“同業存單通過市場定價,價格由市場決定,為未來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其實不光是大額可轉讓存單,之后還會有資產證券化的出臺,這兩個配套在一起,能夠解決現有銀行業風險管理工具不足的問題。”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管理咨詢總監張杰表示,尤其是小一些的銀行,比如城商行,大部分是沒有金融衍生牌照的,想要在市場上平滑掉利率風險,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發展也分兩步,第一步,從同業這方面先發展;第二步,面向企業和個人。從面向同業來看,對于中小銀行其實比較利好,因為他們之前在同業上的手段比較少,同業存單的推出會豐富他們的風險管理工具。”張杰說。

三分之一中小銀行將出局?

多數受訪人士認為,《辦法》發布利空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最受沖擊。

李憲鐸就對記者表示,《辦法》旨在規范約束各商業銀行的同業拆借業務,但同業存單開閘對銀行有一定沖擊,尤其是對中小銀行控制更嚴了。

“中小銀行營業網點較少,在資金緊張時主要依賴同業拆借業務。因此,中小銀行受到資金制約后,發放貸款就變得更難。”李憲鐸解釋稱。

更甚者,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稱,利率市場化對于存款性金融機構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銀行業將進行一輪洗牌,中小型商業銀行可能會出現經營困難,有三分之一左右將被淘汰出局。

中金公司發布報告亦稱,最近幾年中小銀行的同業負債擴張較快,占總負債的比例也在持續上升,但大型國有銀行由于網點眾多,存款增長相對穩定,因此對同業負債的依賴性沒有中小銀行那么強,并且大型國有銀行的同業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較低,也沒有持續上升,而中小銀行則上升則相對明顯。

職業投資人黃生認為,央行推同業存單發行和交易,對于一些同業業務占比大的股份制銀行的沖擊比較大。但上海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胡月曉卻認為,同業存單短期沖擊僅為心理層面。“因為目前同業業務的資金價格已經實現了市場化,同業存單的出臺僅為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

在胡月曉看來,下一步出臺存款保險機制后,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所有準備條件將全部成熟,到時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沖擊可能才是實質性的。

“一旦大額可轉讓存單推出,作為老百姓,如果要去銀行存五年定期,可以通過可流動的存單形式去購買,存單可流動以后,其實就跟銀行信用評級掛鉤了,買中小銀行的存單未必就能轉手賣出去。”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管理咨詢顧問賴偉杰說,從這個角度講,就會對中小銀行產生比較大的沖擊。

?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