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即便刪除了“IMAX”這樣的前置條件,但其他一些條件和要求也基本上只有萬達才能做到。例如,廣州蘿崗地塊在二次出讓公告中仍要求買家“6個月內動工(打樁)建設,24個月內必須竣工并投入使用”。
柳州萬達地塊的二次公告也提出,競買人需持有商業及配套設施面積不少于17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商業建筑面積不少于85000平方米,地下商業及配套設施面積不少于84000平方米(含商業面積、配套用房及停車位面積);自持旅館(五星級酒店)建筑面積不少于35000平方米,該旅館配套床位可滿足500個;自持地上商業建筑應配套建設面積不少于8000平方米的影城。
以上對于競買人“快買快干快竣工”以及開發能力“強而全”的要求,正是萬達的拿手好戲。
爭議“萬達模式”
研究萬達的拿地模式不難發現,萬達拿地均在掛牌前期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競拍日均幾乎以底價拿地,溢價率很低。
例如,今年5月召開的柳州重點招商項目推進情況匯報會顯示,“通過一系列對接洽談,目前已有大連萬達、深圳海岸集團等6個強優企業與柳州市達成投資意向”。
其中,柳州萬達廣場選址于東環大道,擬建設集購物、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多種業態的“一站式 ”綜合體。建成后,預計將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每年產生近億元稅收。“目前,項目正處于征地拆遷階段。”
年3月4日的《湛江日報》則報道,昨日上午(3月3日),市主要領導在京拜訪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雙方就如何加快推進湛江萬達廣場建設進行了交流探討,并初步明確項目力爭7月動工,2015年開業迎客。
在這種前期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萬達的拿地大多是以低價、底價競得。例如在前述四幅“逆襲”地塊的第一次出讓中,廣州地塊7.3億,底價7.2億;湛江地塊6.7億,底價6.2億;東莞地塊14.35億,溢價8.14%;柳州地塊8.46億,底價8.46億。
不過,一個巴掌拍不響。萬達之所以能夠低價拿地,除了萬達自身的運作,地方政府的需求更為關鍵。萬達所拿地塊大多位于近郊區,這些地塊也是地方政府近期重點發展的區域。
? 資料顯示,萬達這家年收入1400億元的巨型企業擁有且已開業的萬達廣場79座、五星級酒店45家、電影屏幕6000塊。上世紀90年代因為投身足球而揚名立萬的萬達目前已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的龍頭品牌。
合富置業首席市場分析師龍斌說,對地方政府來說,引進萬達這樣的知名企業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但通過市場競爭的話價格就比較高,萬達未必愿意來,所以地方政府就愿意犧牲地價方面的利益。
龍斌還表示,一旦萬達進入后,就可以迅速提升周邊土地的價值。這樣一來,地方政府與萬達就實現了共贏。
在這個過程中,萬達自然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記者梳理各地媒體報道發現,很多地方政府大員都爭著赴北京拜訪王健林。對一些規模不大的三四線城市來說,爭取萬達落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的重要籌碼。
因此不難理解,為了吸引萬達落戶,地方政府往往會主動為萬達“量身定制”設置了很多競買人的條件,例如規定“影院至少有一個廳作為世界先進電影放映技術廳IMAX”這樣的苛刻條件,這樣的掛牌出讓也讓外界質疑為“蘿卜出讓”。
龍斌認為,此次各地萬達地塊出讓風波并不會對萬達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市場競爭應該是公平競爭、程序公正,“關鍵在于規則,規則如果不公平,大家肯定會有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