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的發展壯大需要經歷產能擴大、拓展市場、營銷宣傳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等多個環節,資本市場將從中起到關鍵作用。
提及食品安全,乳業不得不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自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至今,乳業的健康發展倍受政府部門和市場的高度關注,而種種跡象顯示,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我國乳品行業進行重拳整治。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工信部就在4月份公布《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指出,要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5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6月份,工信部制定了《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2013年年底,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發布;與此同時,乳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也已上報國務院,這將進一步為保障乳業食品安全和發展帶來積極的作用。
除了相關行業政策將對乳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外,資本市場也將為乳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并且以此來充分保障乳業的食品安全問題。
“毫無疑問,相比銀行等傳統融資渠道,只要企業經營良好、所處行業環境較好,從資本市場融資也將更加便利。”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從資本市場中更多的是獲得資金支持。無論是企業改進生產技術、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并購生產技術先進的企業,抑或是上游養殖企業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管理水平、加強防疫能力等均需要巨額資金支持。
而對于乳制品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將帶來哪些積極的作用,簡愛華認為,乳制品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經歷產能擴大、拓展市場、營銷宣傳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等多個環節,這一切均需要有充裕的資金“鼎力相助”,資本市場將從中起到關鍵性作用。這也是正處于成長階段的乳企渴望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原因。伊利、光明、蒙牛均是在自身快速發展階段實現上市,以謀取自身發展所需的巨額資金,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此外,對于我國乳業未來的發展,國際經驗的借鑒也是不可或缺的,從目前國際上較為完善和先進的乳業發展模式,荷蘭的菲仕蘭模式—家庭牧場組建超大型的合作社,是十分值得我國乳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借鑒的。作為世界農業大國的荷蘭,其乳業占據了重要位置。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黨國英對此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思路,鼓勵農民探索適度規模家庭農場和新型農業合作社。目前國內出現鮮奶的“奶荒”和乳制品價格上升,也進一步顯示,振興我國乳業,健全食品安全體系亟待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進農村改革。
黨國英指出,中國乳制品行業的短板在農業,食品安全體系的短板在農村。把農民當作弱勢人群保護起來,不如改革土地制度,使農民有恒產者有恒心;借鑒荷蘭等國的先進經驗,用產供銷一體化的新型合作社模式,幫助農民組織起來。他建議,中國乳業要突破當前困境,必須深化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鼓勵土地適度集中,才能便于奶農采用規模化的家庭農場高效率生產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