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休閑服飾巨頭們在中高端布局上走得并不順利。森馬收購GXG告吹的消息剛落,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位于步行街的美特斯邦威(以下簡稱“美邦”)旗下的高端品牌ME&CITY已經不見蹤影。對此,美邦方面回應稱,主要是因為租金較高。然而,在業界看來,公司對ME&CITY定位不清,遭遇快時尚沖擊是其“告別繁華”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位于王府井的ME&CITY曾經有過一個獨立的店面,美邦也曾經將其視做形象店,但目前,曾經ME&CITY所在的地下一層,已經成了美邦的男士休閑裝。王府井步行街美邦店的銷售人員證實,ME&CITY店在1月1日就已經被撤掉。 不僅在北京,2012年,美邦關閉了其2009年在上海淮海路的2000平方米旗艦店。
對于撤離王府井,昨日,美邦品牌中心市場部的葉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主要是考慮到店鋪租金問題,此外,與“片區內商業狀況不是很好”也有一定關系。其同時強調稱,“開店關店很正常”。
業內稱,美邦方面所稱的商業狀況不好,其實是ME&CITY自己在該區域內銷售不佳。“其業績與租金已經形成了嚴重倒掛,撐不下去了才選擇關店。這也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畢竟關店對于品牌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裝業資深人士表示。
當被問及ME&CITY的銷售情況時,葉樺稱目前正在制作年報,具體數據不便透露。此前,美邦副總裁尹劍俠曾介紹稱,ME&CITY品牌2012年銷售收入約為9億元,由于服裝零售市場整體疲軟,ME&CITY品牌受其影響收入出現一定的下滑,尚未實現盈利。所以在去年初時,美邦董事長周成建曾表示,放棄原有多品牌的擴展計劃,聚焦已有品牌,突出差異化。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認為,美邦對ME&CITY定位不清才是其店鋪持續關閉的主因。“五年之前,美邦主抓學生裝,做時尚、動感、活力的服裝,抓得很準,發展勢頭較好。但后來,活力動感還沒研究透,又開始做中年和兒童服裝,多品牌擴張,結果在速度上沒有外國的快,品牌又尚未樹立起來,造成現在迷失了自己。”該業內人士表示。 另外,ME&CITY所選的地點,對面就是ZARA、H&M、GAP等快時尚品牌,“相比之下,ME&CITY貨品更新較慢、物流速度跟不上、吸引力不突出,正深陷與國際品牌的競爭尷尬境地中”。
至于ME&CITY未來的定位走向,葉樺并未透露。去年末的一份公開報告顯示,美邦要將其女裝聚焦快時尚運作。“對于更時尚的款式,公司采取小批量、快速反應,借鑒快時尚的運作手法,通過產品經理、買手的方式來做。目前,ME&CITY夏裝中有50%以上的比例都依賴這種操作方式,未來公司在女裝方面將更多依賴此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