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認為,8天內斥資逾73億元在北京先后斬獲三幅地塊,遠洋地產選在開年之際“逆襲”,可能意在增厚北京大本營銷售規模
“2014年北京商品房企業銷售排行榜將變得非常有意思,新進逐鹿北京的房企和本土老牌房企將一爭高下。”一位龍頭房企高層向記者饒有興趣地戲稱,在多個大本營在北京的老牌房企紛紛“被淡出”后,以往名不經傳的開發商反而隱隱有唱主角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遠洋、金隅等老牌房企顯然并不甘于陷在這樣的處境中,在千億元級房企已增至6家,綠地又拋出了2014年沖擊2400億元銷售目標的雙重刺激下,蛇年和馬年交替之際,金隅和遠洋雙雙在北京土地市場發力,尤以遠洋地產為甚。2014年1月9日至1月16日,遠洋8天內斥資73.1億元連吞北京三幅地塊,建筑面積逾50萬平方米。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這是遠洋地產高調“殺回”北京之舉,選在開年之際連續出擊,可能意在加快項目入市步伐,盡力爭取增厚北京地區今年的銷售業績。
73億元高調“進貨”
實際上,2014年開年之際,北京的土地市場依然延續了2013年的熱度。遠洋地產力壓華潤、融創和龍湖等多家房企后,才連續斬獲三幅土地。
1月9日,遠洋地產以11.44億元,限價商品住房面積16000平方米的代價,競得房山區拱辰街道及長陽鎮(良鄉高教園區4號地)地塊,折合樓面價17234.3元/平方米,溢價率47.9%;1月13日,遠洋和綠地聯合體以23.5億元,配建建筑面積不少于16200平方米的“人才公共租賃住房”的代價,競得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地塊;1月16日,以38.2億元總價競得北京市門頭溝區門頭溝新城地塊,折合樓面價15739.7元/平方米,溢價率達74.4%。
據此,有業內人士稱,從本次3幅地塊拿地規模來看,均不超過30萬平方米,平均溢價率55.9%,符合遠洋一貫的拿地規模及利潤率標準。
而近期也有較多媒體人士質疑遠洋此次拿地或有激進嫌疑,而遠洋地產稱,近期處于年報發布靜默期,因此并未官方回應本次拿地相關策略。
事實上,有接近遠洋地產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土地儲備方面,遠洋在拿地選址上一直比較謹慎。據說其內部有一套自己的拿地原則:深耕已經進入的區域;重點考慮中等規模項目;為業績好的團隊增加土地儲備;堅持利潤標準。
該人士還稱,北京是遠洋的大本營,運營團隊經驗更為成熟,因此去庫存能力較強,所以在北京“進貨”可算是無可厚非。
其實,2013年10月份,遠洋就斬獲北五環亞奧核心區來廣營鄉A3地塊,用于開發高端住宅項目,項目定名“遠洋·萬和四季”,目前已著手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遠洋因大望京等地王項目而備受市場質疑,也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不過,隨著北京房價漲幅大增,遠洋頂住壓力的高端項目反而為其銷售額貢獻了不少力量。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遠洋地產此前斬獲的幾個北京地王項目利潤并不低,這可能是遠洋現階段敢于在北京大舉擴張的重要原因。
融資儲糧加速擴張
不過,遠洋地產此前奪得的地價雖在當時相對較高,但在北京房價連續上漲得“突破你的想象”之后,其北京的項目銷售價格確實也水漲船高。
從其公告中即可窺見一二,截至2013年12月31日,遠洋地產的協議銷售均價為13900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7%。然而,地王這類高端項目銷售周期較長,資金成本較高,加之遠洋面臨贖回2010年7月發行總額9億美元的可換股證券壓力,導致遠洋力求實現多元化融資。
? 鑒于此,遠洋地產引入了香港南豐集團和中國人壽兩大股東。2013年11月末,大股東中國人壽增持遠洋地產股份至29.04%,南豐集團增持遠洋地產股份至20.98%。通過這次配股交易,遠洋地產獲得50億元融資。
此外,2013年8月7日,遠洋地產和太古地產聯合宣布,以約人民幣21億元售出成都大慈寺文化商業綜合體辦公樓部分“睿東中心”。同年,遠洋順利提前贖回可換股證券。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這一系列動作無疑優化了遠洋的財務結構,也導致其報表上的現金流較為好看。但股東的變更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減緩了遠洋近年來的擴張步伐。
因此,股權結構的變化敲定后,無疑給遠洋的管理層更多時間來規劃項目發展,甚至可以開始“大干一場”了。
除此之外,2013年末市場傳出消息稱,九家銀行共同簽署了遠洋地產的1.75億美元三年期融資案,該筆籌款將用于支付股息及再融資。若該筆融資順利,將進一步強化遠洋在競爭白熱化的北京土地市場和其他企業搶拼的實力。
?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3年12月31日,遠洋地產2013年全年協議銷售額合共為約358億元,同比上升約15%,全年銷售目標小幅超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