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東易日盛為上市一變再變 亮麗財報為調節所致

東易日盛為上市一變再變 亮麗財報為調節所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07 13:18  瀏覽次數:27
  2月11日,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易日盛”)終于將迎來網上、網下申購。作為證監會監管新規后首家主動選擇延期發行的公司,東易日盛堅持高價發行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圖謀與苦衷?而東易日盛此前披露的過于亮麗的財報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
  為高價甘愿延遲發行
  1月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后,多家公司紛紛下調發行價,不敢超過行業平均市盈率的“警戒線”。而東易日盛
  確定的發行價格為21元/股,對應市盈率為38.32倍,遠高于建筑裝飾行業平均市盈率(26.24倍)。由于高價發行,東易日盛的發行申購由原定的1月16日推遲至2月11日。
  對此,東易日盛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投資風險特別公告中給的解釋是,發行人屬于室內裝飾業中的家裝行業,是細分領域第一個上市公司,目前A股還沒有與其業務模式完全一致的企業。發行人與傳統建筑裝飾企業在業務模式、盈利模式、財務指標等方面差異較大,導致發行人的整體估值水平與可比公司的估值有一定差異。
  東易日盛認為,發行人屬于品牌消費類企業,盈利模式與(家具制造行業)、(木材加工行業)等企業相似,而德爾家居市盈率為34.87倍,索菲亞的市盈率為48.87倍。
  對此,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東易日盛對于高市盈率的解釋有些牽強。固然家裝更接近市場,議價能力比較強,但是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傳導,整個行業短期難以擺脫不景氣的命運,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另外,家裝行業在業務穩定性方面也不如公裝行業。所以從未來成長性方面來看,東易日盛的市盈率絕不應大幅高于市場平均值。此外,市盈率拿行業最高者類比,難免有些牽強。
  亮麗財報實為調節所致
  為盡快獲得“家裝行業第一股”的美譽,東易日盛幾年前便開始醞釀上市。早在2010年,東易日盛便在財務上“做文章”。公司2011年凈利潤78.63%的高增幅亮麗財報,是建立在2010年通過一次股份支付,降低了當年的利潤基數之上的。
  2010年4月27日,東易日盛控股股東東易天正以每股4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109萬東易日盛股份轉讓給了30位公司管理人員。而就在此前的2010年4月18日,東易日盛實際控制人之一的陳輝轉讓給和泰投資80萬股份的價格是15元/股。2010年6月17日,東易天正投資、陳輝和楊勁先后轉讓給與祥禾投資、生源投資、生泉投資的450萬股份,價格同樣是15元/股。
  按照新會計準則中對股份支付的定義,實際價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將直接計入管理費用。若同時段有PE參與,一般會以PE入股價格作為公允價值。這幾筆轉讓中,東易日盛與30位公司管理人員的股權轉讓價格顯然與公允價格差距較大。
  2009年-2011年,東易日盛的凈利潤總額分別為0.79億元、0.76億元和0.85億元。但若加上2010年度股份支付費用0.12億元的影響,公司2009年-2011年的凈利潤總額實際分別為0.79億元、0.88億元和0.85億元。故以此數據為準的話,公司2011年凈利潤78.63%的高增幅,顯然是不成立的。
  對此,一位長期從事企業上市工作的券商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證券法上一次修訂是在2006年,仍然將持續盈利能力作為公開發行上市的條件之一。國務院證券監管部門據此制定的IPO辦法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必須持續三年盈利,也要有持續增長的要求。雖然近年來,監管層對擬上市公司在持續盈利方面沒做過死的要求,并逐漸淡化盈利方面的判斷。但是,在“過五關斬六將”過會期間,企業盈利不增長絕對不是什么好事兒。
  近半數股東“清倉式”轉讓
  在監管新規下仍然堅持高市盈率發行,東易日盛是對自己實力足夠自信,還是在發行規模一定的情況下,為融到足夠的資金,必須保持高價發行呢?
  對此,投資者觀點也分化明顯。有投資者認為家裝行業確實需要這么多的募集資金。不過,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堅持發高價,除了上市公司受益外,相關PE、主承銷商國信證券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公告顯示,此次IPO,東易日盛共發行3121萬股,其中發行新股2412萬股,募集資金約5.06億元;老股轉讓708 .96萬股,金額約1 .49億元。該股老股轉讓共涉及16位股東,近半數股東是“清倉式”轉讓。其中,磐石投資、祥禾投資、生源投資、生泉投資四家PE投資者轉讓數量達450萬股。按照21元/股的發行價計算,四家機構將一次性套現9450萬元。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IPO新政下,新股發行從高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的“老三高”,正向高價、高市盈率、高價套現的“新三高”轉變。畢竟對于發行人與中介機構而言,連續三周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與發行人股東能夠高價套現以及保薦人能獲得更多的承銷費而言,實乃“小巫見大巫”,個中孰重孰輕顯然不言而喻。在巨大利益驅使下,發行人與中介機構更希望以時間換取價格上的空間,進而獲取最大的利益。
  對此,東易日盛在招股書中給的解釋是,募投項目擬建大型體驗館和設計館,希望能夠推動華東、華中、西南和華南市場的增長。對此,中金公司認為,東易日盛區域擴張不宜過分樂觀。目前東易日盛最主要的市場在華北,占比56%;其次是華東,占比28%;西北、華中、西南和東北市場均占比較低。在非核心區“大興土木”可能會對整體業績形成拖累。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