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打車軟件、理財通、微信紅包熱潮的“全民教育”之后,謹慎開放的微信支付接口昨日宣布向通過微信認證的服務號全面開放。
不過,目前微信支付接口仍只是“有限”開放。微信官方稱,首次開放主要面向相對成熟的行業,包括商超百貨、服飾鞋包、母嬰食品、數碼家電、圖書、化妝品、汽車及配件等20多個類目的實物類經營服務號(限企業/網店商戶/媒體類服務號).
這意味著,借助微信支付,大量的企業服務賬號從單純的客戶服務和信息溝通局限中跳脫出來,與用戶的交易瓶頸實現了打通。
“此前,微信上有大量的消費者和商戶,但中間缺少支付的環節,沒辦法形成閉環,只有這樣的支付接口服務向全部服務商開放,閉環才能真正形成,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模式。”IT評論人士洪波對記者表示。
而這背后,圍繞在騰訊與阿里巴巴之間的移動支付軍備競賽加速升級。此前,騰訊拍拍并無起色的電商業務,曾令騰訊第三方支付財付通在門外繞了多年不得章法;但依靠微信熟人社交的“馬太效應”,羽翼漸豐的微信支付成為了潛伏在支付寶身邊的 “猛虎”,伺機而動,從線上到線下,向支付寶甚至淘寶發起“猛撲”。
能量究竟有多大?
“支付不只是支付,是支付行為帶來消息觸達、社交網絡扭轉和用戶的深度關懷,這是我們所理解的微信支付。”此前的微信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微信產品副總經理張穎曾對微信支付如是解讀。
在微信生態里面,作為打通線上線下的關鍵環節,微信支付被寄予厚望。在經歷了打車軟件、理財通、微信紅包的熱潮過后,盡管綁定銀行卡和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數字快速增長,但未來如何留住這批微信支付用戶,微信亟須豐富的應用場景作支持。
而從此前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不難看出,快速地豐富生活電商品類和微信支付的交易場景,圈地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的O2O市場,正是騰訊看中點評的重要原因。
但對于希望在“未來把用戶與實體世界連接起來”的微信來說,只扶持“騰訊系”構筑的圍墻花園遠遠不夠。按照騰訊的計劃,微信的下一階段將逐漸覆蓋到吃喝玩樂、機票酒店、電子數碼產品、快消品等本地化生活服務商品。微信支付將成為微信實現O2O閉環中的重要一環。
“微信搭臺,合作伙伴唱戲”,微信支付的全面開放,也被視作是已經完成用戶圈地階段的微信對商業生態的進一步布局。
但微信支付的能量究竟有多大?這從此前微信“試點”的商戶數據可以窺見一斑。
去年下半年,大眾點評網產品及運營副總裁姜躍平曾對記者表示,在大眾點評接入微信之后的一個多月里,大眾點評從微信支付帶來的交易額增長了7倍,平臺上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增長了5倍,發展迅猛。
去年年底,上品折扣中關村分店接入微信支付,15天內,微信支付的日均交易由2筆增長到超過1000筆;日交易額從70多元增長到24萬元,半個月的微信支付總交易額近100萬。
而此前智能售貨機企業友寶中國總裁李明浩對記者稱,友寶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占比達到25%。從客戶的客單價來看,使用微信支付購買的客單價比平均客單價高22%。
而在數字表象的背后,對于依靠近6億的龐大微信用戶,微信支付不僅令支付寶如坐針氈,它串聯起移動電商、移動支付等各個環節,已經威脅到阿里生存的電商根基;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更為看重的移動互聯網上,一旦阿里巴巴失守,或將影響其IPO估值。
O2O生態圈之爭
“微信的出現或者說微信支付的出現,或將會重構中國電商的結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任楊志寧指出,獨立B2C如果與微信圈的分享體系結合得好,可能會打破現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壟斷,重構中國整個電商業態,這是微信支付的未來意義。
面對來勢洶洶的微信支付,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對本報記者直言,移動互聯浪潮下的阿里正在遭遇挑戰和顛覆——未來微信微購物將會撕開淘寶和支付寶的一個口。
李易認為,“由于社交網絡造成用戶時間碎片化,從社交平臺進入購物的過程更加自然和順利,更多人愿意在社交平臺朋友和親人推薦下進入購物平臺;相反,如果從商務屬性拓展到社交屬性,就成了相當難的‘逆向’動作”。
但面對O2O的紅海,騰訊和阿里、百度都想構建生態圈。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經將口碑網、美團網等與大眾點評網業務重合度較高的公司收入麾下,同時推出淘點點、淘寶本地生活。而在收購高德公司之后,阿里可全面拓展O2O戰略:將團購、打車、地圖、購物等進行有效整合,形成O2O領域的巨無霸。
百度正在基于地圖快速打造生活服務O2O大平臺;再加上全資收購的糯米網,和百度搜索、地圖等產品結合,也促使百度O2O業務的正式落地。
在億歐網聯合創始人黃淵普看來,BAT三大巨頭的O2O之爭剛剛開始,三大巨頭里,百度地圖+線下能力,阿里支付寶+淘點點,騰訊微信平臺+支付,雖然打得火熱,但三大巨頭的競爭現在整體還停留在不同維度,三者依然在謀局階段。“生活服務O2O大市場依然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