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21年的華南期貨昨日宣布正式停業。
華南期貨公告稱,由于公司出現重大經營風險,部分銀行賬號被貴州法院司法凍結,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公司通過了停止期貨經紀業務股東會議決議,客戶需在5天內辦理銷戶或轉戶。
半年前曾謀求停業
華南期貨表示,從公告發出日起將不再接受客戶開新倉指令。停業后,如何解決現有客戶的去處問題是華南期貨頭等大事。
對于公司客戶,華南期貨表示需要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銷戶手續,如未辦理銷戶手續的客戶,期貨賬戶資金將統一轉移至華泰長城期貨。
一家業內收入規模前三的期貨公司副總透露,華南期貨半年前就已經在考慮停業事宜,當時曾和多家期貨公司進行洽談,但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期貨公司接手現有客戶,才一直沒有正式停業。
據了解,華南期貨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宏盛國際期貨。目前,該公司大股東為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進入,持股比例為52.4%,緊跟其后的是成都市泛海投資發展公司和新源世紀投資公司。
談及對這家公司的印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家老期貨公司在此前幾年一直管理混亂,曾出現多次違規行為,一度被監管層處罰。
2011年,由于凈資產低于1500萬元的法定最低標準線、信息系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公司治理不健全,華南期貨被廣東證監局暫停了期貨經紀業務。
在2013年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結果中,華南期貨被評為D級,被認為風險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狀況、持續合規狀況的綜合評價在行業內較低,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
被法院凍結2299萬元
上述期貨公司副總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連年經營業績不佳,是華南期貨股東會議決定停業的主要原因。披露信息顯示,華南期貨2012年手續費收入只有30.91萬元,虧損達804.47萬元。
據了解,此事要追溯到1999年青海省一家公司的一次增資擴股。1999年,包括華南期貨在內的4家公司以各自擁有的廣東省興寧市火車站綜合大樓的產權份額,同時參與了西寧市國新投資控股公司的增資擴股。其中,華南期貨以興寧市火車站綜合大樓16.9%的產權,折價2299萬元作為出資,持有了西寧市國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1.8%的股權。
不過,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執行西寧市國新投資控股公司、賢成集團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過程中,卻沒有在興寧市房產管理部門發現上述4家公司享有興寧市火車站綜合大樓房屋產權的依據。
于是,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在2月8日裁定,追加華南期貨等4家公司為上述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的被執行人。其中,華南期貨在2299萬及利息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同時凍結和劃撥華南期貨銀行存款2299萬元及相應利息,如果銀行存款不足,則查封、扣押、拍賣、變賣其等值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