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了兩個月,電信業納入“營改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終于落地。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4月30日印發《關于將電信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實行差異化稅率,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為境外單位提供電信業服務免征增值稅。
改革實施后,營業稅制中的郵電通信業稅目將相應停止執行。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鋼昨日告訴早報記者,此次改革覆蓋面很廣,包括所有的電信、通信業務,凡是與信息傳輸有關的都納入了改革。
此前的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敲定,將電信業列入今年“營改增”的改革任務,同日提交會議審議的預算草案報告,則提出將抓緊研究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范圍的政策,力爭今年4月1日實施。
對于時間差,孫鋼表示,具體政策的落實和設想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幾個月相關部門一直在做準備,“本來這塊工作是由地稅部門來做,現在轉到國稅部門來做,相關部門需要一個熟悉企業和操作流程的過程。”
不過,外界稱,“營改增”涉及巨大利益變動,亦是改革推遲的關鍵原因。
報道稱,昨日上午,中國移動召開“營改增”試點動員大會,要求各部門、各省市分公司貫徹落實“營改增”試點相關工作。在會上,中國移動預計,受“營改增”影響,今年收入下滑9%,利潤下降超過200億元。
根據2013年財報,中國移動(00941.HK)2013年運營收入為6302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8.3%;凈利潤為1217億元,同比下降5.9%。這是中國移動凈利潤近14年來首跌。
“營改增”五步走
“營改增”被認為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
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啟動“營改增”。2013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全國。同時,廣播影視服務納入試點,擴大了部分現代服務業范圍。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納入試點,試點行業進一步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納入“營改增”試點的企業總體實現減稅,同時,其下游企業因抵扣增加也普遍減稅。去年減稅規模超1400億元,比上一年426億元的規模高出近1000億元。
李克強5月1日在《求是》發表題為《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的署名文章稱,隨著形勢發展變化,現行財稅體制不適應、不完善的問題日益凸顯,必須進行改革。推進稅制改革,當前的重點是擴大營改增。
李克強還稱,系統考慮,營改增還有五步曲。第一步,2014年繼續實行營改增擴大范圍;第二步,2015年基本實現營改增全覆蓋;第三步,進一步完善增值稅稅制;第四步,完善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配體制;第五步,實行增值稅立法。今年要走好第一步,除已經確定的鐵路運輸和郵政業實行營改增外,還要將電信業等納入進來。
電信業,是指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或者光電系統等各種通信網絡資源,提供語音通話服務,傳送、發射、接收或者應用圖像、短信等電子數據和信息的業務活動;包括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基礎電信服務,是指利用固網、移動網、衛星、互聯網,提供語音通話服務的業務活動,以及出租或者出售帶寬、波長等網絡元素的業務活動。增值電信服務,是指利用固網、移動網、衛星、互聯網、有線電視網絡,提供短信和彩信服務、電子數據和信息的傳輸及應用服務、互聯網接入服務等業務活動。衛星電視信號落地轉接服務,按照增值電信服務計算繳納增值稅。
孫鋼認為,電信行業現在還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營改增”后即便是企業稅負上升,也能夠自我消化,“現在三大運營商都在搶客戶,各個地區分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獨立核算,在這種情況下它們也不太有可能提價。”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昨日稱,選擇11%和6%的稅率,而不是一律實行11%,是因為電信行業的稅負會有所提高,像中移動中最終服務是直接面對廣大消費者的一塊業務,就可能沒有辦法消化這一部分稅負。
“基礎電信服務,需要有大量的基礎投入,例如基站建設、電纜鋪設等,相對進項抵扣的項目比較多。而增值電信服務,是在基礎電信服務的基礎上提供的增值服務,具有服務的性質,進項抵扣的比例比較低。而且,它的服務面又和信息技術服務相近,而信息技術服務是按照6%征稅的。”胡怡建說。[編注:有消息稱,基礎電信服務方面,三大運營商正悄然籌備著成立一家百億級的鐵塔公司,負責三大運營商全國各地的鐵塔建設及運維(不涉及基站的共同建設和運營),以達到共建共享、節省投資、提高效率的目的。]
“電信增值企業能接受”
《通知》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及其成員單位通過手機短信公益特服號為公益性機構接受捐款服務,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公益性機構捐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而以積分兌換形式贈送的電信業服務,不征收增值稅。
值得注意的是,納稅人提供電信業服務時,附帶贈送用戶識別卡、電信終端等貨物或者電信業服務的,應將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進行分別核算,按各自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事實上,存話費送手機、充話費送禮品等促銷手段一直被運營商所使用。此后,這個部分也需要繳稅。
? 263網絡通信公司副總裁張靖海昨日告訴早報記者,“對我們公司來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公司的營收和利潤變化不明顯。這主要是,一方面是公司利用高新、軟件以及國際化等政策優惠,享受不錯的稅收優惠政策。其次,作為一家每年都有盈利的公司,我們稅收的大頭是所得稅,營業稅占小部分,因此這部分營改增對公司影響不大。”
張靖海稱,“我們公司不具有代表性,電信增值服務行業企業的情況都不同,但我想6%的稅率還是合理的,企業能夠接受的。”
《通知》下發后,三大運營商在4月30日紛紛發布公告。
中移動的公告稱,由于增值稅屬于價稅分離的價外稅,“營改增”后,營運收入將相應減少,并且目前公司成本和資本開支中能獲得的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較少,如折舊攤銷、人工成本等項目不能抵扣,營運支出和資本開支將略有下降,因此預計短期利潤將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2013年,中移動營運收入中約57%為基礎電信服務,約37%為增值電信服務,約6%為終端銷售。
財新網援引運營商內部人士的預計稱,“在營改增及其他因素影響下,2014年可能成為中國移動營業收入下滑的第一年。”
中國聯通公告稱,根據2013年數據仿真分析,與增值稅改革實施前比較,在增值稅改革實施后公司的凈利潤有大幅下降;同時,由于公司的綜合稅負(包括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有所下降,所以增值稅改革對公司的現金流有正面影響。
中國電信發布的公告稱,由于目前公司成本支出中部分支出不能夠獲得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其中包括折舊攤銷及人工成本等,造成經營成本難以獲得同步下降,因此預計經營利潤短期將受到重大的負面影響。
為降低增值稅改革實施在短期內對凈利潤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聯通公告稱,將加快提升非語音業務對公司總體收入的貢獻。
中國電信公告稱,未來將“完善定價機制、營銷模式和套餐設計等安排,提升收入及降低銷項增值稅平均稅率;隨著全面深化戰略轉型,預計增值電信業務收入占比將提升,從而降低銷項增值稅平均稅率”。
胡怡建告訴早報記者,電信企業很多是為工業、商業、服務業提供服務的,“營改增”后,受影響不會太大,完全可以通過調整定價來解決。
“如果是向生產體提供服務,例如:向生產體收費100元,電信公司原來實繳3元的營業稅,現在要繳11元增值稅,如果有5元的抵扣,實際只要繳6元,只增加3元,但是,開出去的發票:可以按照111元、106元、103元來開。開出的價格會有調整,這種調整,對下游的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拿到的是111元的發票,可以完全抵扣,就完全不受影響;如果拿到的是106元的發票,實際就減少5元的稅收。可能會有定價的變化,但是定價變化并不代表下游的成本提高。”胡怡建說。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電信企業很多是為工業、商業、服務業提供服務的,“營改增”后,受影響不會太大,完全可以通過調整定價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