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大連發生一起輸油管線原油泄漏起火事故。天然氣集團公司1日凌晨發布消息,6月30日18時30分,大連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區路安停車場附近,進行水平定向鉆施工中,將中石油新大一線輸油管線鉆通,導致原油泄漏。
中石油稱,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網,在排污管網出口處出現明火。中石油即時發現管道運行壓力異常,立即停運管道并啟動應急預案,部署現場搶修和應急處置。目前,明火已撲滅,無人員傷亡,事故正在處理中。
這是繼去年青島“11?22”特大爆燃事故之后,“三桶油”再度發生石油管線爆燃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在“11?22”事故之后,國務院安委會部署在全國開展了沿海沿江石化企業、石油庫以及輸油碼頭安全生產的專項檢查。據悉,這次事故后,中石化曾派出500個工作組赴各地排查隱患。中石油甚至為此新設了一個“質量提升辦公室”。
對于這次排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管三司司長王浩水曾在今年1月9日透露,共檢查了將近3000家石化企業和石油庫,查出的隱患有近2萬項,隱患都在整改中。他當時并表示,石油天然氣管道是隱蔽工程,隱患的檢查和發現有一定難度,這項工作安監總局還在安排繼續深入排查。
然而,即使經過了一輪排查,尤其是中石油設立“質量提升辦公室”之后,仍然發生了此次爆裂事故。
事實上,這并非中石油在大連首次發生起火事故。甚至在2010年7月到2011年8月的13個月內,曾經連續發生四次事故: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在大連新港發生油管爆炸,約1500噸原油傾瀉入海;2010年10月24日,事故現場在拆除過火油罐時再次發生火情;2011年,大連石化分公司因蒸餾裝置泄漏引起火災;2011年8月29日,位于大連市甘井子區的廠區發生爆炸火災事故。
在13個月內發生4次事故之后,當時擔任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一職近十年的蔣凡,在2011年8月30日被免職。
中石油集團在大連的企業包括大連石化、中國石油大連海運公司、中國石油大連銷售分公司、大連LNG項目、大連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等。地圖顯示,大連石化、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所在地址均為此次事故發生的大連金州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