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牽連的雅培并沒有像達能那樣訴至公堂,反而和恒天然的關系更緊密了。
7月11日,恒天然在其新浪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將與雅培簽署協議,雙方計劃在中國共同投資興建一個奶牛養殖基地,該項目日前已向中國相關監管部門報批。
在國內乳企紛紛“走出去”自建牧場或合作建廠的趨勢下,卻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乳企選擇在中國建設牧場或合作建廠。
3億美元興建萬頭牧場
恒天然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如果該項目獲得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批準,雙方將共同投資3億美元(約18億元人民幣)建設包括五家牧場的奶牛養殖基地,泌乳牛存欄數超過16000頭,預計年產量可達1.6億公升牛奶。養殖基地的奶牛將從海外進口,或源自恒天然在華現有牧場,所有奶牛的品種都將源自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或歐洲。
關于牧場的選址及更多細節,恒天然與雅培并未在該通告中披露,雙方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的回復一致,稱由于目前尚處在項目初期階段,無法提供更多信息,待此項目有進一步發展,會適時向大家公布。
“這將是恒天然在中國的第三個奶牛養殖基地,目前我們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相關項目都非常成功。”恒天然首席執行官西奧·史必根思(Theo Spierings)表示,建立一體化的乳品業務是恒天然在華發展戰略,奶牛養殖基地的建設是該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恒天然在中國的第一個奶牛養殖基地在河北唐山。2007年恒天然與三鹿共同投資3000萬美元興建了唐山漢沽牧場,三鹿占股15%,這部分股權在三鹿破產后為首農集團購得。從2010年10月起,恒天然又相繼在河北唐山建設了四個牧場。
去年9月,恒天然高層在“肉毒桿菌”事件后組團訪華,隨后宣布在山西應縣建設中國的第二個奶牛養殖基地,應縣牧場群包括5個牧場。
此次與雅培“抱團”在華建第三個奶牛養殖基地,事實上早有“劇透”。恒天然大中華和印度區總裁魏柯文(Kelvin Wickham)就在去年宣布在山西建第二個牧場群時同時表示,在山西省完成牧場群選址后,將開始考慮與潛在的戰略伙伴進行接觸。
“恒天然因為去年‘肉毒桿菌’奶粉的事情牽連雅培,希望與雅培修復關系,并做出一些彌補。另一方面,雅培并沒有像達能那樣將恒天然告上法庭,恒天然可能以此作為回報。”乳業專家王丁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雅培在中國首次布局乳品上游領域。
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陳瑜認為,畢竟恒天然是世界第一大原奶供應商,很可能雅培找不到比恒天然更合適的供應商。“此外,中國政府正對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實施所謂‘史上最嚴’的監管,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來自自建自控牧場。對于雅培來說,自建牧場沒有經驗,而恒天然在中國已經有了自營牧場的經驗,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中國市場的誘惑
“去年我國的牛奶產量為3531萬噸,仍然約有20%的原奶缺口。預計2020年中國原奶需求將達到6500萬噸—7000萬噸。另外,目前我國人均原奶消費量一年約25—26千克,大概只是全球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增長空間還很大。”王丁棉說。
恒天然也曾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到2020年,中國人每年將消費700億升牛奶,但目前中國本土乳業每年生產的牛奶只有400億升。西奧·史必根思更曾在去年來華時表示,恒天然計劃到2018年在中國建成總產奶量為10億升的30個牧場。
另外,對于雅培來說,中國也是必須力奪的市場。
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的數據顯示,2013年雅培是中國內地第7大奶粉生產商,按零售額算其市場份額為4.5%,低于美贊臣、雀巢和達能。由于“肉毒桿菌”事件后發生召回,雅培的市場份額更較2012年時下降了0.4%。此外,雅培目前在中國還未有液態嬰幼兒配方乳制品,這些產品正是需要新鮮奶源為原料,而這類產品已經被雅培在其他國家推出。
“中國政府現在規定大包配方粉禁止入境,使得雅培不得不更多依賴境外成品原裝進口,而這勢必會影響其利潤業績,必須配置更大的國內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需求。”中北藍海FMCG品牌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項目運營總監王子恒對本報記者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受中國政府一系列的新政影響,國產奶粉消費信心正在悄然恢復,而這其中尤以采用生鮮乳為奶源的濕法工藝的奶粉表現最為搶眼,他們一致針對進口粉的短板——奶源的新鮮度(進口奶粉絕大多數是非生鮮乳為奶源的干法生產)進行公關,而且效果不錯。很可能雅培已經意識到,此時聯手恒天然共建牧場就是為了應對這個危機,為后續推出國產濕法工藝奶粉做準備。此外,鮮奶市場未來也有可能是外資乳企準備進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