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臺灣銀行業店多客少競爭激烈 拼服務討客戶歡心

臺灣銀行業店多客少競爭激烈 拼服務討客戶歡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3 13:12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數:5
 臺灣利率市場化后利差縮窄至1.4% 銀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 ? ?在臺北繁華的街道上,每走幾步就可以看見一家銀行網點,除了遍地開花的網點,臺灣銀行業的服務品質也是令人稱贊。而在利率市場化和銀行業開放之前,臺灣的銀行也是“店大欺客”,顧客去銀行辦業務排隊等候至少20多分鐘。近期,記者走訪了臺北多家銀行,獨家專訪曾親身經歷過臺灣利率市場化的金融專家學者、銀行業者,他們回憶當時民營銀行的破產倒閉潮整個過程,雖然臺灣付出了幾千億元新臺幣的代價,但還是一路涉險走過來了。
? ? ?現場
? ? ?銀行多到不用排隊
? ? ?在臺北繁華的南京東路一段,步行約10分鐘就能看到數十家銀行網點,比便利店還多,幾乎看不到排隊的現象。“除了中午人比較多會略微等一下外,平時都沒有排隊。”一位帥氣的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 ?剛踏進一家銀行網點,站在門口的工作人員就熱情地迎來上來,“先生,有什么能幫您嗎?”當記者說想辦一張銀行卡時,工作人員便提醒應攜帶的證件并把記者引向柜臺,而柜臺營業員也立即站起身點頭微笑。
? ? ?記者發現這個網點有明顯的兩個特點,一是店面不大,二是柜臺前沒有玻璃,工作人員還會端茶送水。其次,網點里開通四五個窗口,卻只有一兩個客戶在辦業務,等候區空無一人。這個網點正是臺灣銀行的一個縮影。臺灣銀行業內人士把這種銀行多客戶少的現象稱之為“銀行過度”(overbanking).
? ? ?可是,誰又曾想到,在利率市場化之前,臺灣的銀行辦業務也要排長隊,銀行服務也是經常被吐槽。對于這種差異,多位臺灣金融人士一致表示:“只有引入競爭,才能讓銀行的服務好起來。”如今,臺灣擠滿了近40家大小銀行,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 ?臺灣利率市場化之成敗
? ? ?監管落后市場放開后銀行業集體虧損三年
? ? ?銀行業對民資的全面開放,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的應有之義,但這一步如果沒走好,也會帶來銀行業的惡性競爭。臺灣利率市場化時期,就曾遭遇這樣的慘痛教訓。
? ? ?臺灣最大的公有銀行—臺灣銀行董事長李紀珠在回憶這段往事時對本報記者表示,“沒有相應的監管配套措施,導致當時民營銀行開放付出了巨大代價。”1991年至1992年,臺灣一下批準16家新銀行營運,這對當時已有的20多家銀行而言,市場競爭驟然激烈。由于市場容量有限,大批開放民營銀行帶來的結果是全銀行業集體虧損三年,然后是眾多中小銀行倒閉。
? ? ?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回憶,“臺灣利率完全市場化后(1989年7月),16家新銀行一下子進入市場,引爆銀行價格戰。先是存款利率飆升20%~50%,進而利差從3.11%縮窄為1.41%左右;再進而是銀行資產惡化,不良貸款率2002年達11.76%;再后是全銀行業集體虧損三年,眾多中小銀行倒閉,銀行從53家減少到38家。”
? ? ?失敗中也孕育著成功。在臺灣大學教授、臺灣地區前財政部門負責人劉憶如博士看來,臺灣利率市場化的經驗就是把握時間點很重要,在全球利率上升時推利率市場化會非常吃力;反之在資金充沛時會容易成功。
? ? ?臺灣銀行業者談競爭
? ? ?拼中間服務風險評估是核心競爭力
? ? ?除了利率本身外,民營銀行如何在市場化的競爭中求得生存空間也是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
? ? ?臺灣最大的零售銀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總經理陳佳文告訴記者,差異化和精細化才是小銀行生存之道。“銀行業服務好,是市場化競爭結果,當你靠牌照就可以賺錢的時候,就不會花心思怎么服務客戶。在1990年民營銀行開放之前,顧客去銀行存錢排隊也要很久,約20多分鐘。但開放之后,大家就要想辦法讓客戶高興,這樣服務的品質就大大改善了。”
? ? ?以“中國信托商業銀行”為例,陳佳文回憶道,公司改制成銀行后,面臨資產少、客戶基礎不深等先天劣勢,為求生存,只能瞄準大銀行不做的市場縫隙。“利率市場化之前,臺灣大銀行看不起零售金融,而我們認準這個方向,堅持投入去做,后來大銀行又開始搶零售客戶,而這時我們已經成為市場的領先者。”
? ? ?經歷了利率市場化波動后的臺灣銀行業存貸款利差大概是1.4%左右,是全世界最低的地區之一。利差這么低,銀行如何賺錢?陳佳文介紹,一方面,中間業務要做起來。比如信托銀行目前的凈利息收入占營收不到一半,而手續費收入占到大概四成。其次是風險管理要好。“只要有適當的方法去評估這個風險,就可以借貸。而如何評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風險,則是每個銀行的競爭力。”
? ? ?銀行業者:看好大陸市場布局中小企業
? ? ?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家臺灣地區的銀行在大陸設置了20多個分支行網點和辦事處。2014年,臺灣銀行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有望來廣州開分行。相比大陸的銀行,臺灣地區的銀行會帶來哪些服務或影響?
? ? ?李紀珠認為,首先,會強化電子銀行這一塊。其次,臺灣的銀行在如何控制中小企業放款風險方面頗有經驗,這將是業務重點。
? ? ?陳佳文則表示,“我們首先還是做中小企業客戶,包括在廣州的臺商以及和臺灣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然后再慢慢擴展到其他客戶。”
? ?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等外資行盡管2007年開始進入內地,但發展多年仍“不溫不火”,目前資產總規模僅為銀行業總量的2%~3%。對此,陳佳文表示,相比歐美外資行,臺灣的銀行最大優勢就是兩岸的語言和文化互通,臺灣的銀行對大陸企業的了解和學習會更快。林建甫認為,臺灣銀行業利潤薄服務好,賺的是辛苦錢。他預計,臺灣的銀行進入大陸后,會帶來好的服務。
? ? ?建言
? ? ?推行利率市場化早比晚好
? ? ?臺灣金融業專家學者和銀行經營者也對大陸利率市場化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 ? ?一、開放民營銀行需做好相關配套措施
? ? ?劉憶如認為,目前全球利率趨勢是往上走,但走得還不太多,因此現在推行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早做比晚做好。
? ? ?李紀珠認為,大陸第一批批準的5家民營銀行,已體現出市場差異化,而且數量沒有那么多,不會出現臺灣當年的情況。“但后面的相關配套措施是關鍵,比如在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的時候,受到沖擊的銀行怎么退出?怎么加強平時監管?這些問題要先行考慮。”
? ? ?二、互聯網金融創新中仍需平衡監管
? ? ?對于大陸風生水起的互聯網金融,李紀珠認為監管需要平衡需求、創新和金融穩定三個方面。
? ? ?臺灣大學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達業認為,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鼓勵創新同時需加強監管。“臺灣的銀行曾經給學生濫發信用卡 ,后來1997年金融風暴后發生大量壞賬,銀行收緊這塊,監管也加強了。”
? ? ?三、加強票券市場建設
? ? ?劉憶如認為,臺灣利率市場化成功的關鍵是設立全國性的票券公司以使短期利率市場化。林建甫認為,建立統一的票券市場是可以參考的重要經驗之一。 此外,林建甫認為,市場建立信用很重要。“在大陸,大家都在假設官方保障或剛性兌付,監管風險就很高了。在發達國家,理財跟存款風險是不一樣的。希望盡快出臺存款保險制度。”
? ? ?反思:代價慘重配套政策很重要
? ? ?曾在臺灣地區銀行監管部門任職的李紀珠表示,一下開放16家民營銀行,沒有考慮市場的容納量。當時的想法是,只要符合體制、健康的企業都允許進入,到市場里去淘汰。“這種想法太簡單了”。她說,市場需求沒有擴大,一下丟這么多家銀行進去,造成的競爭非常激烈,大家的業務范圍很集中、不容易差異化,市場也不容易擴大。當大銀行的業務向下延伸時,最容易擠壓到弱勢的小銀行,后來第一波倒閉潮中倒下的就是基層的農村信用合作社。
? ? ?另外一個教訓是:當這些銀行發現賺錢不易想退出時,門檻又太高。“當時并沒有退出配套政策,導致銀行都在那里撐著,期待還有存活機會。”李紀珠說。由于民營銀行的破產倒閉潮,臺灣為此付出了幾千億元新臺幣的代價。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