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會像家人一樣送別親人,微軟則蠻橫霸道,根本不和你溝通。”昨天是收到微軟裁員補償方案的第7天,諾基亞員工李巖(化名)仍然無法接受,他正在組織公司員工簽名,希望能獲得和微軟公司協商的機會。
但來自其他公司和招聘公司的人卻認為,微軟的裁員方案并沒有觸犯法律,也符合行業水平,是諾基亞員工期望值太高。一位國內科技企業的招聘官非常不理解。“微軟開出的N+2已經非常仁厚了,你們怎么還不知足?”
但李巖認為,這樣的問話簡直就像裹腳婦女不理解現代女性可享有的自由。“在諾基亞的文化里,老板從不會質疑員工的權益。”
諾基亞員工期待“溫暖裁員”
今年4月底,微軟完成對諾基亞設備部門收購。7月中旬,微軟啟動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裁員,諾基亞成為重災區。微軟預計在本財年內裁員1.8萬人,其中約1.25萬人來自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
上周四,微軟宣布“N+2”的補償方案,但遭到諾基亞北京研發中心員工強烈抵制。記者曾多次詢問諾基亞員工,希望得到怎樣的補償標準。這些員工并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回答,但他們的意圖很明確:應該達到諾基亞的標準。
此前諾基亞裁員是個什么標準?
李巖說,去年諾基亞北京裁員時,不僅給了員工2個月緩沖期、2個月工資補償、滿額年終獎,對于有創業想法的員工,公司還提供創業支持。整體算下來,不少員工拿到了“N+5”甚至“N+6”的補償。
2011年2月,諾基亞宣布用微軟的WP操作系統替代自己研發的操作系統。結果公司重構,員工分流。而與此同時,諾基亞開始了它的轉職安置計劃,這項計劃包括:幫助跨13個國家的18000名雇員找到新工作,提供新職業的培訓,或者提供投資幫助他們建立他們自己的公司。
當時諾基亞轉職安置計劃的負責人表示,“公司從董事長到高管一致決定,對離職員工要做到職場生涯的最大負責,而不是僅僅達到法律上的最低標準。”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諾基亞離職員工收到優厚的離職補償。有的得到最高25000歐元的諾基亞轉職安置計劃投資,有的拿到諾基亞的許可,授權他們的新公司可以使用諾基亞的專利技術。諾基亞甚至幫助員工獲得銀行所需的信用擔保以獲得貸款。
除此之外,諾基亞在員工福利方面也是首屈一指。一位諾基亞員工表示,公司不僅給員工提供班車、按摩、美發、桑拿、健身、心理診所,還有24小時熱線待命,解決員工除工作以外在公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雞毛蒜皮。公司甚至組建父母俱樂部,給員工介紹育兒經。
在諾基亞員工看來,諾基亞是個有良心的企業,并不像中國式、韓國式、日本式的企業,只有份額和銀子。李巖說,但遺憾的是,這種人性中最美好的文化,被這個時代給拋棄了。
微軟員工稱沒有“區別對待”
微軟在收購諾基亞協議生效前后曾強調將在一年里保持現狀不變。因此,在微軟完成并購不出四個月即宣布裁員,并且裁減員工多為原諾基亞部門時,員工認定微軟違背承諾。
對于諾基亞員工的指責,微軟選擇沉默以對。
上周五,諾基亞員工爆發規模集會,抗議微軟補償標準。當時微軟中國相關人士曾表示,微軟正在開會討論,當天會提供官方回應。但一周過去了,微軟始終沒有給出任何說法。
一位微軟員工在閑聊時表示,微軟裁員是轉型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雖然現在諾基亞功能機還有利潤,但我們并不能看到眼前的利益,長遠看,這個業務是沒有前途的。與其等到大船漏水再裁員,不如現在讓大家下船。
至于補償標準,該員工認為是諾基亞員工自己期望的太高,微軟對微軟員工和前諾基亞員工并沒有區別對待。
一名在芬蘭工作的諾基亞的員工曾對媒體說,“在諾基亞這里,人們知道自己還有6個月的離職期,他們還可以呆在諾基亞,繼續使用諾基亞地址的E-mail和公司的筆記本電腦。他們可以用這段時間找新工作,而諾基亞會幫助他們。這才是公平。”
“而那些在美國的員工,如果是在通用電氣那樣的公司工作,通常的結果是:你打好包,領一個月工資,然后走人。你走人當天,他們就會對你關上大門。”這位員工表示。此話一語成讖。
對此,有網友表示,美國企業的裁員文化一向強硬,工會力量強大的歐洲企業則相對溫和。
小米員工吐槽諾基亞被裁員工
本周,小米員工以嘲諷的姿態,卷進諾基亞裁員事件。
諾基亞北京研發部門有近3000名員工將被裁員,這對北京手機研發招聘市場將產生不小的沖擊。未雨綢繆,不少諾基亞員工開始求職。
8月4日,一名小米公司員工發布的微博稱:“好幾個諾基亞的朋友想來小米求職了。我也問他們,大N記(諾基亞)走下坡路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么拖到被裁了才想起來找新工作?他們的答案基本一樣:"諾基亞好啊!外企待遇,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基本不用干活兒,所以之前舍不得走。"對這些人我只能說,抱歉了,小米真的沒有這種好職位啊!”
該微博引發了超過2萬的轉發,小米員工的這一表態被一些網友質疑為秀“優越感”。這一事件也被一些網友解讀為小米“炒作式挖人”。
看到該微博后,一位諾基亞員工表示,國內科技公司員工雖然工作很努力,但略顯浮躁,雖然市場營銷水平很高,但卻沒有多少核心技術。“就像雷軍經常說,小米靠的是移動互聯網思維,但誰知道移動互聯網到底是什么思維?”
不過,不少科技公司員工都持跟小米員工類似觀點。一位外企科技公司員工對記者表示,諾基亞那樣的福利待遇簡直是天下獨一份,其他公司不可能提供這樣的厚待。諾基亞員工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58同城招聘頻道總監王毅認為,就薪酬方面,目前國內外公司差距不大,福利方面國外公司會好一點。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科技公司沒有不加班的,活多假期少的居多。
“公司的興衰往往和員工的忙碌程度正相關,從諾基亞和微軟在國內的境況就能看出。”王毅稱,員工也要考慮公司的發展,不然公司沒了,員工的福利待遇也無從談起。
鏈接
為何外企裁員頻現爭端
近年來,外資企業發生變故時,外企員工頻頻爆發集體活動。
2012年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摩托羅拉南京研發中心裁員,員工不滿補償協議,產生沖突。2013年,聯想收購IBM X86服務器,IBM該產品線的中國工廠員工也組織罷工,擔心聯想薪酬過低。
對此,一直關注勞資關系的段毅律師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勞資矛盾頻現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在這方面的機制不健全。
段毅表示,目前我國勞動法規定公司裁員最低標準是N+1,N是勞動年限。但法律往往是最低標準,在實際過程中并沒有健全機制。“國外出現裁員,工會會代表員工和公司進行談判。但在中國,工會并沒有起到作用。”
新京報記者 林其玲
微軟:先辦離職者可得諾基亞手機
新京報訊 (記者林其玲)昨日,記者了解到,微軟對那些表現積極的諾基亞離職員工給出獎勵,他們在臨走的時候將能得到一部諾基亞手機作為獎勵。
據了解,微軟特意為每天前300名申請離職的員工每人發放一部Lumia 630作為獎勵,先到先得。記者查詢得知,Lumia 630屬于一部千元智能機,于今年5月在國內發布。對此說法,微軟方面未做任何回應。
有不具名諾基亞員工表示,此前諾基亞北京地區裁員為兩大部分,一個是北京研發部門,一個是北京生產工廠。據他了解,研發部門被裁員工很少有人提前離職以拿到手機獎勵。
有報道稱,此次微軟中國裁員基本來自在諾基亞北京亦莊的研發中心。一位諾基亞中國區員工透露,主導此次裁員的微軟公司一直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裁員”字眼,只稱鼓勵員工主動解除勞動關系。